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黎明農民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黎明农民大学
Remove ads

黎明農民大學中國朝鮮語:새벽 농민대학새벽農民大學)是中國(亦有說世界)首個農民大學,1958年由勞動模範金時龍陳毅的支持下創建,以培養農民技術骨幹為目的。黎明農民大學在創建之初是一所學制三年的業餘大學,1984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成為一所正規大學。2011年,黎明農民大學與延邊職工大學、延邊財經學校、延邊工業學校合併成為今天的延邊職業技術學院

Thumb
黎明農民大學

歷史

1958年2月,全國勞動模範金時龍作為延邊地區的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18個省市文盲掃除先進單位代表大會。會議期間,他提出了創辦農民大學的想法。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對他的提議非常支持,並為他題詞:「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服務,並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時任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一書記兼州長朱德海對建立農民大學的事情也非常重視,親自出面規劃和組織實施。[1]:125-126[2]

1958年5月1日,中國(亦說世界)首個農民大學黎明高級農業社業餘農業大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縣東盛涌鄉(今龍井市東盛涌鎮)正式成立。校長是鄉黨委書記,副校長由金時龍但任。學校設立了土壤學、農業化學、農業機械、耕作學、作物栽培、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作物選種學、牧畜學、農業昆蟲學、園藝學11門專業課程和1門政治理論時事政策課,學制為三年。學校的教師由延邊大學農學院的幾位講師和助教,下放的3名大學生幹部,以及鄉黨、團委書記兼任。黎明農民大學的首批學生由51名具有高中學歷的青年農民和鄉幹部組成,經過物理化學、達爾文主義基礎、政治三方面的考試合格後入學。在他們當中,有35%為農業社生產小組長以上的骨幹,96%以上是貧、中農子弟,還有9名女學生。黎明農民大學的成立引起了在業餘高中和初中學習的學生關注,紛紛為下一次招生備考。[2]:213[1]:126

1964年以後,農民大學歷經多次更名,先後改名為延吉縣東盛人民公社半農半讀大學(1964)、延吉縣黎明五七大學(1974)、延吉縣黎明農民大學(1980)。1984年,農民大學經過26年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占地12,300平方米,擁有圖書館資料室、閱覽室,農業資源展示室、4個實驗室,以及試驗農場、機械廠、酒廠等教學試驗與勤工儉學基地,並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備案認可,成為一所正規的大學。1987年,延吉縣黎明農民大學被升格為延邊黎明農民大學。 2011年,延邊黎明農民大學與延邊職工大學、延邊財經學校、延邊工業學校合併成為今天的延邊職業技術學院[3][4][5]:418[6]:14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