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建黨偉業

2011年中国大陆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党伟业
Remove ads

《建黨偉業》(英語: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一部於2011年上映的中國歷史電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2]。該片沿用《建國大業》導演客串執導的做法,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3]。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慶紅之弟曾慶淮為本片擔任顧問。

快速預覽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 基本資料 ...

該片於2010年8月18日在懷柔影視基地開機[4],歷時五個多月的拍攝後於2011年1月26日關機殺青[5]。2011年6月15日在大陸地區正式公映[6]

該片的片尾曲《有一天》在旋律上與以色列國歌《希望曲》相似。[7]

Remove ads

劇情

電影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內容包括中共建黨的歷史原因以及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等中共創黨領袖選擇並確立共產主義政治信仰的歷程。

演員陣容

電影結尾演員表英語Closing credits出場序排列,境外演職人員的姓名後面註明國籍或地區[註 1];導演之一黃建新曾透露本片有60多名被刪戲的演員[8],此外飾演蔣介石的張震單獨列於「特別鳴謝」之下,且未註明其角色;戲份被刪除的湯唯、余少群等演員也未進演員表,列於「感謝」之下。

資料來源:[3]

中國共產黨方面人物

一大代表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其它黨員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Remove ads

其他黨派政治人物

中國國民黨系統人物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中華民國北洋軍政府人物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Remove ads

其他政治立場人物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其他國家政治人物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Remove ads

其他歷史知名人物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Remove ads

無名及虛構角色

更多資訊 演員, 扮演角色 ...

爭議

內容爭議

  • 2010年9月9日,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接受人民網訪問時,認為《建黨偉業》中關於陶毅是毛澤東戀人的內容失實。[9]
  • 「項城袁氏家族聯誼會」在《建黨偉業》播出後,向韓三平等編導發出了一封公開信,對其提出幾點質疑,第一,影片中編導錯把袁克文當成了袁克定;第二,「項城袁氏家族聯誼會」認為「二十一條」是日本為了掠取中國的利益而向北洋政府提出的無理要求,袁世凱作為一國之元首,在「弱國無外交」的環境下,據理力爭,並沒有出賣中國的主權。雖然北洋政府與日本進行了關於二十一條的談判,但北洋政府從來沒有承認和答應,也從來沒有簽署「二十一條」,而只是簽署了《中日關於山東問題條約》和《中日關於南滿即東蒙古問題條約》,這兩個條約加在一起僅有十一條,而且沒有出賣主權的條款。[10]

刪減內容

  • 電影拍攝時,確定湯唯飾演陶毅。相關報道默認陶毅設定為「毛澤東戀人」[11]。對湯唯在本片中戲份是否被刪減,議論紛紛。2011年5月25日,新華網報道:湯唯鏡頭確認被刪,從演員表中消失。[12]

觀眾反應

由於明星眾多、製作宏大,本片上映兩天後票房即突破5,000萬元[13],首周五天票房過億[14],次周累計約2.25億元[15],第三周累計約3.17億元[16]。本片票房下滑較為緩慢,第二周和第三周票房下滑分別只有9%[15]與15%[16],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17]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