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德妃 (明世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榮昭德妃,亦稱為張德妃(16世紀?—1574年),錦衣衛帶俸都指揮使張剛之女,明朝明世宗朱厚熜之,生皇五女嘉善公主朱素嫃

快速預覽 張德妃, 位號 ...

生平

張氏的入宮時間與年齡均無考。嘉靖二十年(1521年)二月二十七日,冊封「有娠將就室」的張氏為德妃嘉靖帝先諭禮部尚書嚴嵩,命翊國公郭勳祭告內殿,成國公朱希忠為正使,大學士翟鑾為副使,於奉天殿捧冊行禮[1]。三月初五日,張德妃之父張剛由錦衣衛帶俸指揮同知晉升為帶俸指揮僉事[2]。同年七月十日,張德妃生皇五女嘉善公主朱素嫃嘉靖帝遣京山侯崔元告景神殿[3]。嘉靖二十五年五月十六日,錦衣衛帶俸都指揮使張剛卒,賜祭葬如例[4]。嘉靖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日,給張德妃之父喪費銀百兩[5]萬曆二年(1574年)三月初六日,張德妃薨逝,明神宗為其輟朝二日[6],同年五月初六日,「以世廟德妃張氏發引免朝」[7]。張德妃謚號榮昭。萬曆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楊宜妃薨逝,其喪祭事宜俱依照「世廟榮昭德妃張氏」之例辦理[8]。目前已知張德妃信仰佛教道教,曾在嘉靖二十二年與五公主一起捨資委託工匠彩繪三十三軸聖像,供奉香花燈燭,並且刊刻《藥師本願功德寶卷》等。《藥師本願功德寶卷》卷末註記:「大明德妃張氏同五公主謹發誠心,真捨資財,命工彩畫佛總靈山會、西方境、斗母等聖像十四軸;道總三皇聖祖、南北斗等聖像十九軸,共三十三軸。香花燈燭,永遠供養拜諧。刊刻《藥師寶卷》板一副,印施流通宣誦,消災延生;印造《王靈官經》一百卷、《土地經》一百卷,諷誦功德口口善利,永保金枝盛茂。惟願九重殿上,常霑雨露洪恩,侍覩龍顏,四序常臻,吉慶四恩。總報三界,均資法界有情,同登彼岸。大明嘉靖二十二年是二月二十五日施」[9]

此外,張德妃或與嘉靖四十年西苑萬壽宮大火有關。《管窺小識》稱宮內有位太監名為冀櫂,原本是廣東苗族人,後被沒入掖庭,因聰明機靈、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意而得到嘉靖帝的寵信,嘉靖四十年十一月某天晚上,萬壽宮被大火燒毀,火其實是從「張貴妃」的居所燒起來的,「張貴妃」為了逃避責任,就把罪責推到冀櫂身上,令嘉靖帝大怒,將冀櫂貶謫到南方去做淨軍[10]。這位張貴妃有可能是張德妃或嘉靖二十一年冊封的張淑妃。明朝文學家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編》則有另外一個說法,稱嘉靖四十年十一月萬壽宮發生大火,所有的乘輿、服飾及先朝珍寶盡數焚燬,傳言火災是嘉靖帝飲酒之後,與新幸宮姬尚美人在貂帳中玩小煙火時不慎引起的[11]。然而,以上兩個說法均沒有確實證據。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