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維迎

中國經濟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维迎
Remove ads

張維迎(1959年10月1日),男,陝西吳堡人,中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畢業於西北大學牛津大學

快速預覽 張維迎,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1959年,出生在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

1978至1982年在西北大學讀書,1984至1990年在國家體改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工作,1988至1994年公派在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讀書,但因與領導性格不合而被刁難,後成功調任國務院發展中心下轄的《管理世界》雜誌,終獲批出國[1]。獲得博士學位後擔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1997年升職為教授。

1999年,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2006年開始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2010年卸職。2014年7月7日調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思想

在改革初期提出價格雙軌制理論的人之一,莫干山會議參加者。在為經濟改革找到可操作的突破口的同時,也為經濟腐敗大面積發生帶來了機緣。

在中國經濟學界,張維迎以產業組織企業契約理論等方面的研究見長,並著有博弈論等方面的學術著作多部。2009年,張維迎提出廢除合同法,認為「勞動合同法損害的是工人階級」,引起爭議[2]。2010年12月,他卸任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職務,由蔡洪濱接任。

張維迎對「反腐敗」問題亦有見地,2012年12月19日,他在年度觀察家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改革峰會上發表了《反腐敗的兩難選擇》演講,指出腐敗可能亡黨不可能亡國,對於中共十八大中共反腐,他建議「以十八大為界進行反腐,對過往腐敗事不追究」[3]

2013年11月25日,他在北大法學論壇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增長和體制改革前景》的演講。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力來自「企業家精神」,反對寬鬆貨幣政策,支持經濟進一步自由化市場化私有產權制度,進一步廢除政府權力。「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比工人和資本家矛盾要大得多,資本家之間的矛盾也比工人階級要大的多」。「改革前25年就是有一個好的理念,過去十年改革倒退就是我們理念倒退了」[4]

2017年7月1日,張維迎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17屆畢業典禮中,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回顧了中國和世界的科技進步史,指出要實現創新,必須創造自由的環境;只有自由,才能使中國人的企業家精神和創造力得到發揮,才能讓中國變成創新的國家。他強調,自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當靈魂不自由的時候,行動不可能自由;當言論不自由的時候,思想不可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創造。張維迎指出,推動和捍衛自由是大家的責任,是每個北大人的使命。他希望畢業生們捍衛自由,成為真正的北大人。[5]

Remove ads

著作

  • 《以價格體制的改革為中心,帶動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1984年4月21日
  • 《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1995)
  •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1996)
  • 《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1999)
  • 《產權、政府與信譽》(2001)
  • 《信息、信任與法律》(2003)
  • 《大學與邏輯》(2004)
  • 《產權、激勵與公司治理》(2005)
  • 《競爭力與企業成長》(2006)
  • 《價格、市場與企業家》(2006)
  • 《中國改革三十年》(2008)
  • 《市場的邏輯》(2010)
  • 《什麼改變中國》(2012)
  • 《博弈與社會》(2013)
  • 《改革新啟蒙》(2014)
  • 《理念的力量》(2014)
  • 《經濟學原理》(2015)

獎項

更多資訊 年份, 作品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