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位
隆慶進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位(1534年—1605年),字明成,號洪陽,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明朝重臣,隆慶戊辰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生平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江西鄉試第二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第二名,殿試第二甲第三十一名進士[1][2]。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編修《世宗實錄》。後以救吳中行、趙用賢忤張居正意,勸其遵制丁憂,謫徐州同知。用薦擢南京尚寳司丞,萬曆十一年(1583年)十月升左中允,管國子監司業事[3]。十二年二月升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修撰、掌局事,三月進國子監祭酒,仍充經筵講官,疏陳國學事宜六事。十一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院事,充經筵日講官,纂修會典。十三年十二月升詹事,十四年升禮部右侍郎,十五年五月賜馳驛回籍。十六年十月起復原職,因第一次妖書案獲罪,十七年三月以病辭,允之。
萬曆十九年(1591年)起復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九月神宗派行人劉景辰至家行取張位入京任職,二十年正月又差行人諸葛表催赴京,四月至京,入閣辦事,二十二年二月以玉牒成,加太子太保,後進禮部尚書,改任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五年五月敘延鎮功,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進武英殿大學士。二十六年六月,明軍在朝鮮戰場上失利,贊畫主事丁應泰彈劾楊鎬與次輔張位、三輔沈一貫密書往來,交結欺弊,神宗大怒,楊鎬被革任回籍,張位冠帶閒住,不久又去冠帶為民,遇赦不宥。回鄉隱居於南昌南湖,僻湖上小洲為別墅,取名「杏花樓」。以文會友,曾與湯顯祖、劉應秋等人於此飲酒縱詩。熹宗天啟年間,追贈太保,諡文莊[4][5]。
Remove ads
著作
張位貫通經史,工詩善文,著有《閒雲館集鈔》六卷、《叢桂山房匯稿》、《詞林典故》一卷、《問奇集》、《警心類編》、《史職議》一卷等。
家族
曾祖父張瑞,壽官 贈府同知;祖父張元春,知府 食從三品俸進階亞中大夫;父張賀,光祿寺署丞。母陳氏。慈侍下。兄儒、伯、作(貢士)、準。弟佩、化、份、仍、任[6]。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