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耀 (192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耀(1924年11月20日—2014年12月12日),曾用名張宗耀,男,江蘇泗陽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1]

生平

張耀是江蘇省泗陽縣張家圩鄉張莊人。父親為張正富,弟張瀚[2]。1939年10月,張耀在當地中藥店當學徒。1941年9月,參加中共組織,並於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加入中共泗沭縣委青年幹部訓練班學習。1942年3月結業後,出任中共泗沭縣王集鎮支部書記。9月,因王集鎮改劃為四個鄉鎮,他出任中心支部書記。1943年3月,改任中共南園鄉支部書記兼鄉長。8月,任泗沭縣第四區第三邊防隊(後改稱第四區中隊)副政治指導員,期間率部參加泗沭縣花井嵇村伏擊戰。1944年4月,升任泗沭縣總隊(後改稱警衛團)第二連副政治指導員,率部圍攻小陳莊的日軍偽軍據點。1945年4月,改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兼蘇北軍區淮海軍分區新編第團特務連副政治指導員。8月,任第十旅第三十團特務連副政治指導員,率部參加淮陰戰鬥。10月,改任新四軍第十旅第三十團迫擊炮連政治指導員,隨部進軍東北,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三師第十旅第三十團迫擊炮連政治指導員,率部開闢西滿根據地。1946年,相繼參加鐵嶺戰鬥開原戰鬥昌圖戰鬥二道溝戰鬥大窪戰鬥等。9月,參加靠山屯戰鬥和臨江戰役。1947年,參加夏、秋季攻勢戰鬥。11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五師第十五團政治處組織股幹事。1948年1月,改任營副政治教導員、政治教導員,參加遼瀋戰役。1948年,相繼參加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九軍第116師第348團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後勤部政治處副主任,教導隊政治教導員,率部參加韓戰第一次戰役第五次戰役韓戰後,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和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53年6月,回國後任第116師政治部幹部科科長。7月入總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55年8月,任防化學兵學校戰術系主任,同年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

1959年「反右傾運動」中被錯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1960年6月任防化學兵部科研部戰役研究處參謀、學術研究處參謀。1962年6月平反。1964年6月,任防化學兵司令部軍訓處副處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再次受到迫害。1975年8月以後,任防化學校副校長。1979年,任學院訓練部副部長。1980年平反。1983年,任防化學院院長[4]。1988年,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

2014年12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歲。

Remove ads

著作

著有回憶錄《風雲五十七》[5]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