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應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應薇(?—?),字紫巖四川保寧府廣元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張應薇, 籍貫 ...

生平

張應薇是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補行辛卯科四川鄉試舉人。順治十七年(1660年)任浙江會稽縣知縣[1]康熙七年(1668年)任江南貴池縣知縣[2],康熙二十年(1681年)任福建福安縣知縣[3],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山西渾源州知州[4],後擢工部都水司員外郎,卒於官[5]

政績

  • 在會稽縣知縣任內:
    • 當地汪𥖨塘有海潮為患,張應薇捐俸修築堤堰,捍衛水勢,百姓賴以安居[6]
    • 旌表節婦沈氏,賜匾"操勒冰天"[7]
  • 在貴池縣知縣任內:
    • 施政有方,深得民心,曾有雙鶴來集其庭,因題曰"來鶴堂"[8]
    • 重建貴池縣城[9]
    • 重建通遠門城樓[10]
    • 創建殷家滙公館[11]
    • 康熙十年,與池州府知府樸懷玉共同重建通遠門大觀樓[12]
    • 康熙七年,修繕縣署[13]
    • 康熙十二年,曾協助石埭縣驅除虎患[14]
    • 與池州府知府郭世純等人在齊山重構兩亭,宴集賦詩,有《齊山即事和郭太守五首》傳世[15]
    • 其後辭官[16]
  • 在福安縣知縣任內:
    • 重視教育,考核士子文章[17]
    • 與教諭張士昊共同重修福安縣學宮[18]
    • 為福建總督姚啟聖捐置學田撰寫碑記,記錄姚啟聖捐置田畝十三畝一分二釐五毫,連同原有學田共六十六畝六分九釐,以資助學生讀書費用,並勒石永誌[19]
  • 在渾源州知州任內:
    • 為州署前樓題名"環青"[20]
Remove ads

文學成就

  • 康熙年間與池州府知府郭世純等人在齊山重構兩亭,宴集賦詩,作品被輯入《齊山彙詩》[21]

詩文作品

  • 《齊山即事和郭太守五首》(錄三):
    • 不耐憂勞力上山,剖素書微名虛海嶽。
    • 閒步到田廬,影落天涯雁。
    • 波橫池底魚,故園瀼水上。
    • 漂泊尚無居,虛閣開樽酒。
    • 輕雲傍水移,溪頭垂釣叟。
    • 谷口唱樵兒,偶誦青蓮句。
    • 因懷白笴陂,嘉賓同鼓瑟。
    • 岸幘破樊籬,亭聯秋浦水。
    • 樹落萬山時,城郭濃煙畫。
    • 湖波綴錦詩,石花翩趁蝶。
    • 野管嫋吹絲,此日千年事。
    • 還同崔衍期。[22]
  • 《四月八日恆山會》:
    • 嶽峙溪回第一山,遊仙誰不戲層巒。
    • 社當四月輪蹄集,朝罷三更士女班。
    • 香霧濛濛薰醉眼,野桃灼灼點菸鬟。
    • 他時漫說旗亭會,怎似笙歌洞府間。[23]
  • 《步雲路》:
    • 鳥道橫斜一線牽,誰知高上最翩翩。
    • 青來兩眼千峯翠,白曳雙島萬壑煙。
    • 抱朴孤松陰道左,避人元鶴舞雲邊。
    • 扶藜待叩元通跡,踏遍靈崖採石蓮。[24]
  • 《琴棋臺》:
    • 縹緲仙蹤何處尋,獨留古跡在高岑。
    • 一枰偶戲人間局,清籟長涵太古音。
    • 合讓黃冠終嘯傲,可知俗吏更登臨。
    • 待吹羽翰罡風上,滿眼蒼松覆地陰。[25]
Remove ads

墓葬

  • 張應薇墓位於廣元縣西五里[26]
  • 另有神道碑位於治西曾家橋,在工部都水司員外郎任內管通惠河道時所豎立[27]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