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寧府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保寧府,位於今四川省東北部,元、明、清時期設置的府。辛亥革命後,全國廢府州廳改縣、廢。

建置興革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閬州為保寧府,以閬中為首縣(府治所在地),下轄閬中、南部、蒼溪、西水、奉國、新井、新政七縣。至元二十年(1283年),奉國併入蒼溪,西水、新井、新政併入南部。屬廣元路[1]。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直隸四川行省。洪武六年(1373年),劍州劃入保寧府,劍州下轄梓潼。洪武九年(1376年),劍州併入閬中,廣元州、巴縣、通江、梓潼劃入保寧府。廣元州下轄昭化、巴州下轄通江。洪武十年(1377年),蒼溪、南部併入閬中,昭化併入廣元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蒼溪、南部、劍州,梓潼再次劃入劍州,廣元州復置綿谷、昭化,昭化劃入保寧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廣元州降為縣,綿谷併入廣元。
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巴縣升格為州,通江再次劃入巴州。正德十一年(1516年),從巴州分置南江,仍隸巴州。保寧府下轄閬中、南部、蒼溪、廣元、昭化、劍州、梓潼、巴州、通江、南江二州八縣,其中劍州下轄梓潼、巴州下轄通江、南江。
清[2]
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劃入緜州直隸州。保寧府下轄閬中縣、蒼溪縣、南部縣、廣元縣、昭化縣、巴州、通江縣、南江縣、劍州二州七縣,州不再轄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