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彭而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彭而述(1611年—?),子籛禹峰,河南汝寧府鄧州籍江西新喻縣人。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生平

詩三房。丙辰年十二月十三日生。崇禎九年丙子科河南鄉試第十九名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會試第197名,三甲185名進士,與方以智同年。兵部觀政,授官陽曲知縣,因母喪歸里。和王鐸至交。[1]愛新覺羅·阿濟格推薦彭而述,督學湖北湖南一帶,補分守湖南的永州道縣[2],六年正月被革職為民。十四年八月起復,以原銜管分巡上湖南道副使事。十六年七月升雲南按察使司副使、管雲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事,十七年十月升廣西布政使司參政、桂林道,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升貴州按察使,三年三月升任廣西布政使,七月改任雲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管左布政使事。與宋琬申涵光等以詩聞名於世,時稱江北七子。著有《滇黔》、《燕楚》。[3]

家族

先世居住江西臨江府新喻縣。洪武初,始祖彭資孔徙居鄧州,定居禹山。曾祖彭倫。祖父彭進賢。父彭彬。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247》,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