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彼得波羅

在英格蘭東部的大教堂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彼得伯勒
Remove ads

彼得波羅(英語:Peterborough)位於英國東英格蘭劍橋郡、倫敦以北119公里處,是英格蘭單一管理區城市。2007年時約有人口161,800人。在彼得波羅市中心以東發現了青銅時代的遺跡。當地亦曾受羅馬帝國統治,隸屬不列顛尼亞行省。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當地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後來該修道院成為彼得波羅座堂。彼得波羅因該座堂而擁有城市地位

更多資訊 彼得波羅, 地理 ...

在19世紀修建了自倫敦愛丁堡東海岸主線之後,彼得波羅作為工業都市得到發展,當地以磚塊製造和工程聞名。二戰結束後,當地工業出現衰退,城市發展有限,直至彼得波羅於1960年代被英國政府指定為新市鎮後才有轉機。現時市內主要的經濟產業為金融服務業及配銷

1965年以前,彼得波羅曾屬於北安普敦郡。1965年至1974年,彼得波羅隸屬於短暫存在的亨廷登-彼得波羅郡。1974年,彼得波羅隨同該郡一起被納入劍橋郡

座堂城市伊利位於彼得波羅東南偏東39公里(24英里)處,大學城劍橋則位於彼得波羅東南方向48公里(30英里)處。彼得波羅地勢平坦,部分地區低於海平面。

Remove ads

歷史

早期歷史

Thumb
彼得波羅座堂 (1118–1375) 的西立面, 該座堂是一座英格蘭哥德式建築

彼得波羅及其周邊地區數千年來一直有人居住,彼得波羅市中心以東就有一處鐵器時代定居點的遺跡。大約在公元 1 世紀中葉,羅馬人曾於該市以西約8.0公里處建立一個設防的駐軍城鎮[2]。彼得波羅西郊亦曾經有一座可容納半個羅馬軍團(即約三千名士兵)的古羅馬兵營[3][4]。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彼得波羅是陶瓷生產的重要地區,其出產的奈恩河谷陶器曾遠銷至康瓦爾郡及位於喀裡多尼亞安東尼長城[5]

彼得波羅原名密甚斯特(Medeshamstede),它在公元655年之前很可能曾是盎格魯人的一個定居點[6]。655年,當地建立了一座修道院[6]。12世紀,當地的僧侶編寫了彼得波羅編年史,該史包含被諾曼人征服後的英格蘭歷史的特有資料[7]。這是諾曼征服至 14 世紀後期唯一已知的英文散文史[8]。在英格蘭國王約翰與貴族同盟的戰爭中,當地的修道院遭受了物質損失,許多貴族被迫到當地的修道院避難,國王的士兵因而洗劫了宗教場所,並掠奪了大量財寶[9]

1536年1月7日,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阿拉貢的凱薩琳去世。她的王后之位在她死前已被廢,但因為她是威爾斯王妃,所以她被安葬在彼得波羅座堂,並舉行了葬禮[10]。1536-1541年,亨利八世將國內的修道院解散,彼得波羅座堂因被獲選為聖公會彼得波羅教區座堂而得到保留。

Thumb
伯利莊園位於彼得波羅西北的史丹佛,該莊園是彼得波羅世襲領主、艾希特侯爵的府邸

英國內戰爆發時,彼得波羅被保王派(國王查理一世的支持者)和長期議會的支持者分佔。當時彼得波羅位於議會派佔地的邊緣。1643年,戰爭漫延至彼得波羅,議會派軍隊進城以攻擊保王派在史丹佛和克勞蘭(Crowland)的據點。保皇黨軍隊在幾週內被擊敗,撤退到伯利莊園,在那裡他們被俘虜並被送往劍橋[11]。然而,當議會派士兵進入彼得波羅時,他們洗劫了座堂,摧毀了聖母堂、牧師會禮堂、迴廊、高壇和唱詩班席位,以及中世紀的裝飾和記錄[12]

早在13世紀,彼得波羅修道院院長就享有特權,包括在當地設有監獄,以關押來自彼得波羅索克的重罪犯。該索克(Soke)是北安普敦郡的一個自由區。這賦予了它行政和司法獨立於該郡其他地區的權利,從1349年起,它有與北安普敦郡其他地區分開的季度會議[13]。1576年,埃德蒙·斯坎布勒(Edmund Scambler)主教將整個索克的領地賣給了伊莉莎白一世,她又將其贈予伯利勳爵。從那時起直到19世紀,他和他的後裔艾希特伯爵和侯爵都為在索克被捕的囚犯設立了單獨的監獄[14]。彼得波羅修道院院長以前曾舉辦過四個市集,其中一個是聖彼得市集,於 1189 年獲得批准,後來改為在 7 月的第二個星期二和星期三舉行;還有一個是布里格(Brigge)市集,於 1439 年獲得批准,後來改為在 10 月的第一個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舉行。這兩場市集是 1876 年由市政府從教會委員會手中買下的。現在所知的布里格市集是國王亨利六世賜予修道院的,至今仍保留著[15]。人們會在座堂的晨禱中為市集的開幕祈禱,隨後在市政廳舉行公民宣言和香腸午餐,至今仍在舉行。市長按照傳統帶領遊行隊伍從市政廳前往集市,在那裡宣讀宣言,要求所有人「舉止莊重、文明,並根據國家法律和彼得波羅市的權利繳納他們的正當費用和款項」[16]

Remove ads

近現代史

1840 年代,當地鐵路開始營運,但直到 1850 年大北方鐵路開通從倫敦至約克的鐵路,彼得波羅才從集鎮轉變為工業中心。艾希特侯爵曾反對鐵路途經史丹佛,因此位於倫敦和唐卡斯特兩個主要終點站之間的彼得波羅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區域樞紐[17]

當地豐富的粘土礦藏,再加上鐵路通車,使得大規模的製磚和分銷成為可能。在 20 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該地區都是英國最大的磚塊產地。自 19 世紀初以來,製磚一直是一門季節性的小工藝,但在 1890 年代,彼得波羅弗萊頓 (Fletton,位於該市南部) 當地成功試驗以來自較深位置、較硬粘土製磚,使製磚效率大大提高[18]。在此期間,多產的蘇格蘭建築商和建築師約翰·卡斯爾斯·希爾(John Cathles Hill)所創立的倫敦製磚公司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英國一些最著名的地標建築都是用弗萊頓磚建造的[19]。1932 年,珀金斯柴油發動機的發明者弗蘭克·珀金斯在彼得波羅創立了珀金斯發動機公司。三十年後,它僱用了彼得波羅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0] 。英國糖業公司(現隸屬英聯食品)亦將總部設於彼得波羅,並於 1926 年在當地開設甜菜糖廠,該廠於 1991 年關閉[21]

諾里治和彼得波羅建屋合作社(N&P)是由諾里治建屋合作社和彼得波羅建屋合作社於 1986 年合併而成。在 2011 年併入約克郡建屋合作社時,它是英國第九大建屋合作社[22]。N&P 此後繼續以自己的品牌運營,直到 2018 年為止。於 2013 年與密德蘭合作社合併之前,英國第五大合作社安格利亞地區合作社也位於彼得波羅,它於 1876 年在當地成立[23]。合併後的合作社於 2014 年開始以英格蘭中部合作社的名義運作。

1967 年,彼得波羅被指定為新市鎮。彼得波羅發展公司與當地市議會、郡議會合作將倫敦的外溢人口安置在彼得波羅既有市區周圍的新市鎮[24]。當地建立了三個新市鎮,目前有多一個新市鎮正在城市南部成形。1976 年夏末,於市內興建大型室內購物中心的工程獲得規劃許可。 1982年,荷蘭女王碧翠斯為該購物中心揭幕。該中心擁有 90 多家商店,其停車場可停放 2,300 輛車。此外,新市鎮發展時還規劃了 55 公里(34 英里)的城市道路,並建造了林蔭公路網絡[25]

1971 年至 1991 年間,彼得波羅的人口增加了 45.4% 。托馬斯·庫克集團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新的金融服務業公司被吸引到當地設立辦公室,結束了當地以製造業作為主要雇主的時代。 2005年,英國副首相辦公室成立了一家名為「彼得波羅機會」的城市重建公司,負責監督彼得波羅的未來發展[26]

政府

彼得波羅有一個主要的地方政府層級,即單一管理區級別的彼得波羅市議會,其會議在彼得波羅市政廳舉行[27][28]。市議會也是劍橋郡和彼得波羅聯合管理局的成員,由直接選舉產生的劍橋郡和彼得波羅市長領導。市議會管轄的區域是彼得波羅區,該區的範圍超出了彼得波羅市區本身,包括週邊村莊和農村地區,尤其是西北部和東北部。彼得波羅的城市地位正式由地方政府而非市區持有[29]。彼得波羅市區的大部分地區沒有教區,但一些郊區被納入民政教區[30]

地理

氣候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不列顛群島屬於海洋性氣候,夏季相對涼爽,冬季溫和。與英國其他地區相比,東盎格利亞夏季稍微溫暖、陽光充足,冬季則更寒冷、霜凍較多。由於位於內陸,距離大多數大西洋低壓登陸點最遠,因此劍橋郡是英國最乾旱的郡之一,年平均降雨量約為 600 毫米(2.0 英尺)[31]。維特靈(Wittering,位於彼得波羅單一管理區內)的氣象局氣象站於 2022 年 7 月 19 日記錄到了最高氣溫 39.9 °C(103.8 °F)[32]。近年的最低溫度是 2012 年 2 月的 −13.4 °C(7.9 °F)[33]

更多資訊 維特靈氣象站(位於彼得波羅市中心以西14.3公里處),海拔為73米,平均值取自1991–2020年,最高/低值取自1957–現今, 月份 ...
Remove ads

地形

東盎格利亞以地勢近乎平坦而聞名(主要位於洪氾區)。在冰河時期,該地區大部分地區被冰蓋覆蓋,這影響了地形和土壤的性質[37]。劍橋郡大部分地區地勢低窪,有些地方甚至低於現今的平均海平面[38]。當地最低點據稱位於彼得波羅市正南的霍爾姆沼澤,低於海平面 2.75 公尺(9.0 英尺)。彼得波羅是沼澤地邊緣眾多定居點中最大的一個,被稱為「沼澤之門」[39]。在排乾沼澤地之前,它易受週期性洪水侵襲,因此可耕作的土地僅限於沼澤地邊緣較高的地區,其餘的沼澤地則用於畜牧業。因此,彼得波羅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沼澤地與以耕作為主的英格蘭南部其他地區形成了鮮明對比。自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現代排水系統出現以來,當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幾乎完全取代了畜牧業[40]

姊妹城市

彼得波羅與下列城鎮締結成姊妹城市

更多資訊 姊妹城市, 所屬國家 ...

其中布爾日及弗利也互為姊妹城市。埃納雷斯堡則是凱薩琳王后的出生地,她死後被安葬在彼得波羅座堂。另外,劍橋郡亦於1983年與德國菲爾森縣締結為姊妹[45]

經濟

再生

1995年至2004年的成長數據顯示,彼得波羅已成為東英格蘭單一管理區中最成功的經濟體。數據還顯示,該市的經濟成長速度超過了該地區的平均水平以及任何其他經濟體[46]。彼得波羅在環境產品和服務領域的經濟表現強勁,並擁有英國最大的環境企業聚落[47]

1994 年,彼得波羅被指定為英國四個環境城市之一,並開始努力成為該國公認的環境之都[48]。同時,獨立慈善機構彼得波羅環境城市信託基金 (PECT) 成立,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開展促進城市更健康瓦爾永續生活的計畫[49]。直到 2017 年,PECT 每年都會以彼得波羅座堂廣場為中心舉辦「綠色節」,在藝術促進組織 Metal 幫助下吸引藝術委員會提供資金,當地藝術家和藝術組織也從中受益。2018 年夏天,上一屆綠色節在奈恩公園舉行。[50] 2019 年,彼得波羅的社區環境計畫引起了時任環境大臣高文浩的關注[51]。在2020-21年COVID-19大流行期間,彼得波羅的文化和休閒傘狀慈善機構 Vivacity 結束運作[52]

Remove ads

就業

根據2001 年人口普查,彼得波羅共有 90,656 名工作人口,其中 60,118 人居住在彼得波羅,30,358 人通勤至市內上班。另有 13,161 名居民通勤到市外上班[53]。彼得波羅的收入低於平均值。 2014年全職工人的時薪中位數為 11.93 英鎊,低於英格蘭東部地區的時薪中位數 13.62 英鎊和英國全國的時薪中位數 13.15 英鎊[54]。作為政府 M11 走廊的一部分,彼得波羅致力於創造 17,500 個就業崗位,到 2020 年人口將增長到 200,000[55]

彼得波羅的失業率一向較低,是工人喜愛的居住地,戰後,移民潮推動了該市的顯著增長。 彼得波羅工會理事會成立於 1898 年,隸屬於英國工會聯盟[56]

交通

Thumb
奈恩河鐵路橋

鐵路

位於彼得波羅、橫跨奈恩河的鐵路橋是由威廉·庫標特爵士和約瑟夫·庫標特於 1847 年建造[57]。威廉‧庫標特(William Cubitt)是水晶宮(1851 年在海德公園建成)的總工程師。除了 1910 年和 1914 年的一些小修外,該座橋仍然保持著庫標特建造時的樣子。現在它是II*級登錄建築,是英國現存最古老的鑄鐵鐵路橋[58]

歷史上,彼得波羅曾是東海岸主線、伊利-彼得波羅線、以及北安普敦和彼得波羅鐵路的交匯處。其中北安普敦和彼得波羅鐵路已於1964年結束客運業務,並於1972年結束貨運業務,該鐵路位於彼得波羅的路段現已成為遺產鐵路:奈恩河谷鐵路。由於北安普敦和彼得波羅鐵路原有總站彼得波羅東站的路軌仍有國鐵列車使用,因此奈恩河谷鐵路於奈恩河畔、奈恩河鐵路橋西側建立新總站,以作為遺產列車的起迄站。該新總站於1986年啟用,並被命名為彼得波羅奈恩河谷站。從彼得波羅市中心步行前往該站需時約10分鐘。

彼得波羅東站於1845年6月2日啟用(時稱彼得波羅站),該站由東郡鐵路公司所建,是彼得波羅首個啟用的火車站,當時該站是北安普敦和彼得波羅鐵路的東端總站。1847年1月,伊利-彼得波羅線通車後,該站不再被用作總站。該站曾提供列車服務前往北安普敦拉格比(西行),以及馬赤維斯貝希諾里治(東行)。1964年5月2日,英國鐵路結束營運來往該站和北安普敦的客運業務。英國鐵路隨後於1966年6月6日結束該站所有客運業務,該站剩餘的列車服務改為停靠彼得波羅站。

彼得波羅站於1850年8月啟用(時稱彼得波羅北站),該站由大北部鐵路公司建造,現時是彼得波羅市轄區內的唯一國鐵火車站。該站是東海岸主線的主要站點,從該站乘坐城際列車前往倫敦國王十字車站需時約45至50分鐘。東海岸主線上的客運服務主要由倫敦東北鐵路公司營運[59]。此外,該站亦提供較慢的泰晤士連線通勤列車服務,該服務由該站出發,途經倫敦市中心、雷德希爾蓋威克機場後,以霍舍姆為南端終點站。同時,該站亦是一系列長途客運服務的交匯點:

更多資訊 彼得波羅站, 彼得波羅東站 ...

水路

奈恩河流經彼得波羅市中心,該河於1761年起可由維斯貝希、經彼得波羅通航至北安普敦[63]。位於市鎮橋旁、建於 18 世紀初的海關大樓標誌著過去彼得波羅曾是內陸港口[64]

道路

連接倫敦和愛丁堡的A1公路途經彼得波羅西郊,並於當地設有交匯處。

人口統計

Thumb
位於座堂廣場的彼得波羅行會會館,現為II*級登錄建築
Thumb
聖尼古拉斯教堂(建於1177-1194年)下方的諾曼式廊道

人口

彼得波羅市轄區人口為 217,705 人(2022 年)。

更多資訊 年份, 彼得波羅市 ...

根據報道,2004 年至 2013 年的十年間,彼得波羅的人口成長速度在英國城市中排名第二,部分原因為移民遷入[70]

種族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彼得波羅82.5%的居民自稱白人,2.8%為混血族裔,11.7%為亞裔,2.3%為黑人,0.8%為其他族裔。在白人人口中,最大的類別是原住民群體,即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北愛爾蘭/英國人(70.9%)和其他白人(10.6%)。巴基斯坦裔佔總人口的6.6%,印度裔佔2.5%。最大的黑人群體是非洲裔(1.4%)[71]

彼得波羅是英國義大利移民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倫敦製磚公司在 1950 年代在義大利南部的阿普利亞坎帕尼亞地區招募勞動力。到 1960 年,倫敦製磚公司僱用了大約 3,000 名義大利男子,大部分在弗萊頓工廠工作[72]。 1962 年,斯卡拉布里尼神父(Scalabrini Fathers,他們於 1956 年首次抵達當地)購買了一所舊學校,並將其改建成一座以工人的主保聖人聖若瑟( San Giuseppe ) 命名的傳教教堂。到 1991 年,已有超過 3,000 名第二代義大利人在該教堂接受洗禮[73]。1996年,彼得波羅的義大利人總數估計為 7,000 人,成為繼倫敦和貝德福之後英國第三大義大利社區[74]。 2011 年人口普查記錄了 1,179 名在義大利出生的居民[75]

二十世紀後期,移民的主要來源是新加入大英國協的國家[76]。2011 年人口普查顯示,2001 年至 2011 年間,共有 24,166 名移民移居彼得波羅。2004 年中、東歐八個國家加入歐盟後,該市經歷了大量來自該八個國家的移民,2011 年,該市有 14,134 名居民出生於中歐和東歐[77]

根據警方200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近期移民導致翻譯成本增加,並改變了該縣的犯罪性質,酒駕犯罪和持刀犯罪有所增加,此外,犯罪活動還出現了國際化趨勢,例如經營大麻工廠和人口販賣等。劍橋郡北部被捕的外國人數量從2003年的894人增加到2006年的2435人。但報告也指出,社區對移民工人「不恰當的負面」看法往往會使日常事件複雜化,加劇緊張局勢,使其變得「危急」。報告還指出,「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移民工人數量的增加對社區安全或凝聚力造成了重大或系統性問題」[78]。 2007 年,時任警察局長朱莉·斯彭斯(Julie Spence)強調,劍橋郡的人口結構已發生巨大變化,四年前該郡 95% 的青少年都是白人,如今已成為英國多種族人口增長最快的郡之一,並表示這對發展和就業產生了積極影響[79]

過去,除了英語之外,當地很少有其他語言使用,但現在當地使用的語言數量正在增加。截至2006年,彼得波羅的小學開設了義大利語烏爾都語旁遮普語課程[80]

宗教

基督教在彼得波羅擁有最多的信徒,尤其是英格蘭教會,擁有大量的教區教堂和一座主教座堂。 2011 年人口普查顯示,56.7% 的彼得波羅居民將自己歸類為基督徒[81]。 2007 年的報告顯示,近年遷入該市的移民也使羅馬天主教信徒大幅增加[82]。與英格蘭其他地區相比,彼得波羅的基督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和錫克教徒的比例較低。該市的穆斯林比例高於整個英格蘭(9.4%,而全國為 5%)[81]。大多數穆斯林居住在該市的米爾菲爾德(Millfield)、西鎮和新英格蘭地區,這些地區有兩座大型清真寺(包括費丹麥地那清真寺和彼得波羅侯賽尼伊斯蘭中心)[83]。彼得波羅在這些地區也有印度教(巴拉特印度社團)[84]錫克教(辛格薩巴謁師所)寺廟[85]

文化

教育

Thumb
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彼得波羅校區內的大學樓(University House)

彼得波羅有一所私立寄宿學校:彼得波羅學校,該校成立於1895年。

市內有兩所繼續教育和高等教育學院:彼得波羅學院(成立於1946年,前身為彼得波羅技術學院)和彼得波羅城市學院(2010年之前更名為彼得波羅成人教育學院)。截至2004年,彼得波羅學院每年吸引超過15,000名來自英國國內外的學生,並躋身英國前5%的學院之列[86]

2020年,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於彼得波羅建立新校區的申請獲批。該校區於2022年9月開學,校址距離市中心僅5分鐘步程[87]。該校區設有四個學院:商業、創新及企業學院;創意、數位藝術及科學學院;農業、環境及永續發展學院;健康與教育學院。

體育

彼得波羅聯足球俱樂部自1934年起一直是當地的職業足球會,其主場為位於奈恩河南岸的倫敦路運動場。彼得波羅聯曾於1960-61年英格蘭足球聯賽成為取得最多入球的球隊(合共134球),並贏得丁級聯賽冠軍。彼得波羅聯的最佳成績為於1992-93年甲組聯賽(第二級聯賽)取得第十名[88]

名人

彼得波羅是多位名人的出生地,包括天文學家喬治·阿爾科克[89]、以及工程師和汽車設計師亨利·萊斯[90]

於彼得波羅出生的運動員包括: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