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星 (作家)

中国赴德国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星(1956年3月),中國作家、文化學者、獨立紀錄片導演、畫家。北京人。

快速預覽 徐星, 出生 ...

生平

1975年高中畢業後曾赴陝北志丹縣插隊。1977年入伍,先後在蘭州軍區第二十一軍服役。1981從部隊年復員回北京,在和平門烤鴨店先後做過服務員、清潔工,並開始寫作。在半年內,他創作了小說《無主題變奏》。

中篇小說《無主題變奏》直到1985年才開始發表,當時引起很大反響,從此成為了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之一。當年先鋒小說家們的出現,使小說寫作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形式,文學話語大大突破了傳統文學語言的敘述和描寫功能,並創造了新的情感表現和隱喻象徵功能,給傳統現實文學觀念以衝擊。

《無主題變奏》獲得一九八九年北京大學學生藝術節最佳短篇小說獎。此後陸續發表中篇小說《城市的故事》、《飢餓的老鼠》;短篇小說《失去了歌聲的城市》《我是怎樣發瘋的》《愛情故事》、《幫忙》、《殉道者》、《無為在歧路》等;劇本《國王和馬的故事》和《一齣戲是怎樣完成的……》;長篇小說《剩下的都屬於你》,以及小說集冊《無主題變奏》。

1989年接受聯邦德國西柏林藝術大學邀請,離開中國暫居德國,在海德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並在海德堡參與組織了海外最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文學雜誌《今天》的復刊。同年獲得國際筆會瑞典分會圖霍爾斯基文學獎。

後接受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邀請, 住在伯爾家中寫作,後參加海德堡海外中國文學在海外會議。

從聯邦德國返回中國後,被法國《新觀察家》評選為全世界240位傑出小說家之一[1][永久失效連結]

1991—1996年完成長篇小說《剩下的都屬於你》。

2002年開始涉足紀錄片專業,獨立製片完成製作紀錄片《崖畔上畫下你眉眼》。

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漢學中心中文主持了「徐星工作室」。

2005-2007年與法國TV5電視台拍攝了紀錄片《我的文革編年史》,這部紀錄片是以作者自己為出發點,回憶了文革期間,自己以及普通人在這個時期里經歷的苦難。作者試圖將個人記憶與我們這個民族的集體記憶融合起來,使得兩者能夠相互印證,彼此支撐,從而為今天的觀眾提供一種既富於個別性,又富於公共性的歷史陳述方式。該片曾多次受到國外大學的邀請,在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地廣泛播放。

曾受到Feuchtwanger Fellowship Villa Aurora, LA基金會的邀請,作為訪問學者在USC工作一年,輪流在聖地牙哥大學UCLA南加大匹茲堡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放映《我的文革編年史》。

擔任第九屆、第十屆羅馬亞洲電影節的評委。

作為中國文學論壇的成員,受邀參加法國(Aix-en-Provence Asian Literature Forum)普羅旺斯亞洲文化論壇。

成為海德堡州立圖書館閱讀論壇的成員。

在La Fondation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放映《我的文革編年史》。

2010年在北京宋莊開始新的紀錄片《5+5》,該片主要講述了黑車司機老金和宋莊藝術家們的故事。該片完成後,受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拿波里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邀請放映《5+5》。

1994年和二十年以後2004年 兩次參加 全世界重要的文學節 St.Malo (France) 文學節,做中國文學的主題講演,為中國文學做出貢獻。

2010-2014年拍攝了紀錄片《罪行摘要》。現在翻看歷史,大多數人都是翻看的有權利、有身份、有影響力的人的歷史,卻很少關注普通人。作者無意間得到了一堆文革期間的犯人登記表,表裡的「犯人」都是農民,帶著疑問,徐星作為獨立電影製作人一個人扛著機器,跑遍浙江,開始了對這些農民的拍攝採訪,影片完成以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被廣泛認為填補了中外學界文革研究中的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的空白。

2014年,獲得第五屆韓國光華門最高藝術成就獎。

二十年前後曾多次受到哈佛大學、匹茲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國社科院東方語言學院等大學的邀請出席學術訪問,文化研究,電影放映等活動,近幾年曾先後赴耶魯大學杜克大學愛丁堡大學弗萊堡大學、拿波里大學、米蘭大學、威尼斯大學的邀請,參加學術訪問、做學術演講與電影放映。

2018年完成紀錄片《臘月三十號到來》的拍攝和剪輯。

2018年受波士頓大學的邀請,作為客座教授,於春季學期講授中國獨立電影製作;受海德堡大學的邀請,作為客座教授,於冬季學期講中國授獨立電影製作。

2019年冬季學期,徐星受邀擔任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講授中國獨立紀錄片製作課程。

2024年,徐星被邀請到海德堡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2024年,徐星在海德堡 舉辦了「控制&流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現代水墨畫展。

2024年,匹茲堡大學圖書館的徐星展櫃,展出了關於徐星80年代的手稿,電影和畫展介紹.

Remove ads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剩下的都屬於你》,中短篇小說《無主題變奏》、《失去了歌聲的城市》、《我是怎樣發瘋的》,戲劇《星期天早晨,在某地……》、《一齣戲是怎樣完成的》、《國王和馬的故事》等。處女作小說《無主題變奏》由《人民文學》雜誌刊發,被視為中國當代文學由傳統轉入現代的標誌性作品之一,這些作品已被翻譯成英語、日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等不同版本。

1986年五篇短篇小說在日本翻譯並出版;1992年小說集《無主題變奏》 ( Le crabe a lunettes )法語版出版(Julliard 出版社),同年義大利 (THEORJA 出版社)出版義大利版。

1994年篇說《剩下的都屬於你》(Et tout ce qui reste est pour toi)在法國由(L』Olivier)出版,獲得當年梅迪西斯外國小說獎(Prix Médicis étranger)提名。同年德語版、意利、班語版出版。多種作品先後被台灣、日本、澳利亞出版 ( 1986.台北圓神出版社 「 中國陸現代說選 」輯1輯2 )( 1989. 東京. 蒼蒼出版社 「 現代學 」) ( 澳利亞雪梨學出版1996)出版;1995年英版說集「Variations Without a Theme」 and Other Stries by xuxing 由美國(Wild Peony 出版集團)出版。

主要紀錄片有《崖畔上畫下你眉眼》、《5+5》、《罪行摘要》、《我的文革編年史》、《臘月三十號到來》等。

更多資訊 小說, 出版年份 ...


更多資訊 劇本, 出版年份 ...


更多資訊 紀錄片, 年份 ...


繪畫

Remove ads

獲獎

1989年獲得「北京大學學生藝術節」最佳短篇小說獎。

1990年,榮獲瑞典筆會頒發的"文學獎".

2003年獲法國文化部授予的「藝術與文學勳章」。

2011年獲得中國獨立紀錄片論壇獎。

2012年獲得中國「歸園」紀錄片獎。

2013年《罪行摘要》獲得了中國泰達藝術博物館獨立紀錄片獎。

2014年獲得了第五屆韓國光華門藝術節「傑出貢獻」獎。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