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繼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繼曾(1921年6月28日—1989年11月13日),中國法語教授、著名翻譯家、教育家、辭書家。生前任職北京大學。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5月10日) |
生平
徐繼曾1921年6月生於江蘇宜興。宜興徐家為明代大學士、內閣首輔徐溥之後。曾祖父徐鳴皋[1](1819-1891),字聲偉,號慕袁,同治戊辰進士,詩人。父徐仁錕。4歲喪母,10歲喪父。徐繼曾自幼聰慧,5歲即入小學。由於家境變故,1936年考入蘇州工業學校。1937年日軍轟炸宜興與蘇州,兩地相繼淪陷。1937年於湖南考入陸軍工兵學校。抱著一腔熱血投身抗日戰爭。抗戰結束後的1946年考入 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1950年畢業。1950年-1952年任教於清華大學外文系。1952年院系調整,任北京大學西語系講師、副教授、教授、法語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北京大學九三學社主任委員。1983年-1984年法國波爾多大學客座教授。徐繼曾教授於1989年11月13日因醫療意外逝世,享年68歲。
Remove ads
主要成就
- 主編《漢法詞典》 1991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000994[2]
- 盧梭 《漫步遐想錄》 1988 人民文學出版社(譯作)[3]
- 普魯斯特 《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 1989 譯林出版社 (譯作)[4]
- 斯達爾夫人 《論文學》1986 人民文學出版社 (譯作)[5]
- 盧梭《懺悔錄》第二卷 1982 人民文學出版社(范希衡譯、徐繼曾校訂)
- 柏格森《笑 - 滑稽的意義》1980 中國戲劇出版社(譯作)[6]
- 郎松《朗松文論選》2009 百花文藝出版社再版(譯作)
- 埃梅《別人的腦袋》1983 (譯作)
- 《卓別林的一生》1980 中國電影出版社(與韓墨合譯)
- 斯梯《巴黎和我們在一起》1956 (譯作)
- 拉斐德《活著的人們》1953 (譯作)
- 阿拉貢《芳鄰》1951(與吳達元合譯)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