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道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道覆(?—411年3月15日),琅邪人[1][2],東晉末年人物,曾參與孫恩盧循之亂,並為領導者盧循的姐夫。徐道覆力主已據廣州的盧循乘劉裕北伐機會起兵,並主導盧循進攻建康,一時聲勢極大,惟在攻建康時盧循與其意見相左,攻戰不利下遂得撤退,形勢於是逆轉,徐道覆本人亦於隨後的晉軍討伐中喪命。
生平
徐道覆初隨孫恩起事,曾於東陽郡被劉裕打敗[3]。孫恩死後,道覆繼續追隨盧循,並在義熙元年(405年)與盧循攻下廣州。當時東晉朝廷剛剛才平滅桓氏勢力,無力討伐盧循,於是暫時授予盧循廣州刺史一職,而徐道覆就被盧循任命為始興國國相。
徐道覆早已有心再度起事,於是在始興郡南康山大舉砍伐樹木以作修建船艦之用。為了掩人耳目,他先聲稱是要將木材運出去售賣,再託辭人手不足,而在始興郡中降價沽售。當地人們見木材價格便宜就踴躍購買,不過當地一段贛江水流湍急,木材不易運出,於是大量木材就囤積在始興郡境,人民也沒有懷疑。
義熙六年(410年),徐道覆乘劉裕北伐南燕的機會,力勸盧循起兵;盧循最初不肯,但徐道覆親下廣州治所番禺(今廣東廣州市)勸說,盧循雖然依舊不願,但實在無法反駁徐道覆的話,只好聽從[4]。徐道覆就立即跟著當日賣木材的票據去拿回木材,並讓眾人合力將木材裝成船艦,很快就裝成一艘艘大樓船。大軍起事後隨即進攻江州,南康郡、廬陵郡及豫章郡等各郡官員都望風奔逃,江州刺史何無忌率軍迎擊,但徐道覆先在西岸部處弓箭手射擊何無忌船隊,隨後當地更吹起猛烈西風,將何無忌所乘小船吹向東岸,道覆遂命船隊乘風壓逼晉軍,令晉軍潰敗,何無忌面對登艦的敵軍雖奮勇作戰,仍然被殺。[5]
何無忌戰死後,盧循本與徐道覆分兵攻擊江州諸郡,道覆順流而下攻擊尋陽長江沿岸的尋陽郡(治今江西九江市),盧循則西攻湘江一帶各郡。當時荊州刺史劉道規曾派軍進攻盧循,但在長沙(今湖南長沙)被盧循擊敗,盧循於是打算乘勢進攻荊州治所江陵(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不過,其時豫州刺史劉毅已率二萬兵討伐盧循叛軍,徐道覆立即召盧循與他合力抵抗劉毅,並圖攻下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盧循於是自巴陵(今湖南岳陽市)出發,順江而下與徐道覆會合,並在桑落洲大敗劉毅。[6]
盧循雖然連敗何無忌及劉毅,但當他知道劉裕已經從南燕故土中趕回來後十分害怕,即打算退守尋陽並集中力量攻下江陵,想以荊江二州之力與晉廷對峙。不過徐道覆就主張乘著大軍連捷的氣勢一舉攻下建康,爭論了數日後盧循最終還是聽徐道覆的,大軍繼續東下,並於五月到達建康[7]。劉裕回防建康後積極組築防禦,但實際上兵力遠遠不及盧循軍,劉裕於是將主力部署在石頭城。盧循大軍到後,徐道覆計劃直攻新亭、白石,並在當地登岸進攻;然而盧循卻不肯急進冒險,想按兵待晉軍自潰。起初,劉裕見盧循軍勢似乎要直取新亭,顯得驚懼失色,但接著盧循否決徐道覆計劃,回泊蔡洲,甚至阻止徐道覆自率軍隊獨進,劉裕就轉憂為喜,並力強眾柵壘的防禦,而徐道覆卻感歎:「我終為盧公所誤,事必無成。使我得為英雄驅馳,天下不足定也!」盧循及後率部攻柵,但在晉軍奮力抵抗下無功而還,盧循見無所進展,攻略諸郡縣亦搜掠不到物資,在七月決意撤軍[8][9]。
徐道覆接著率三萬兵直攻江陵,劉道規率眾於豫章口迎敵,並派了劉遵作為遊軍。接戰後道規前鋒失利,但道規仍然激勵將士奮戰,同時劉遵軍攔腰側擊道覆軍,於是大破道覆,殺了萬多人,餘眾亦墮江溺斃,道覆只得乘小船回盆口。[10]盧循雖退,但仍然盤據在江州,不過劉裕在建康解圍後就組築船隊準備出討盧循,於十一月出發西上,屯據雷池。十二月,盧循、徐道覆共攻大雷,劉裕率軍奮力拒戰,並對因風而屯於西岸的盧循船隊施以火攻,並發動猛烈進攻,終大敗盧循軍[11]。
盧循兵敗後率餘眾逃還廣州,徐道覆就退還始興。晉軍諸將仍在追擊盧循餘部,劉藩將孟懷玉於義熙七年二月壬午(411年3月15日)攻下始興,斬殺徐道覆。[12][1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