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御製五體清文鑑

编纂于18世纪的满藏蒙维汉词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御製五體清文鑑》是清朝中期乾隆末年(一說1794年)編成的民族語言辭書。該書收詞包括滿、回[註1]五種語言,是在《御製四體清文鑑》基礎上增加維吾爾語而成。原書六函,36卷,2563頁,分為正編(32卷)、補編(4卷)。按詞義類別分為部(如「天部」)、類(如「天文類」),類下分則,共56部、318類、616則,共收詞約18671條。每個詞條有八欄,從上至下分別是滿文、藏文、藏文的滿文切音(轉寫)、藏語的滿語對音(音譯)、蒙古文、維吾爾語(察合台文拼寫)的滿語對音(音譯)、漢字。

目前已知有四部,分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雍和宮早稻田大學圖書館大英博物館,都是手抄本,無刊印本。1957年民族出版社把故宮本影印成三冊本,共4596頁,一般每頁4個詞條。1967年,日本學者將《鑒》整理並標註拉丁字母轉寫,出版一部《五體淸文鑑譯解》。1998年民族出版社《鑒》再版發行。總計有約18671個單詞,共4973頁。

Remove ads

書名

更多資訊 滿文, 藏文 ...
Remove ads

注音

其中除滿漢二文以外,有在單詞詞條旁邊附註同義詞的現象。例如蒙文詞條加上這些同義詞則總計約19503個單詞。漢字部分約計有18145個單詞,另有526個同上注文(「漢語同上」、「漢語亦同上」、「漢語同上連用」)。滿文部分以滿語北京方言為標準,記錄當時的滿語書面語,使用楷書人工縱排書寫,詞條末有標點符號(᠈ ),沒有注音;漢文部分使用傳統的繁體字字形,使用楷書人工縱排書寫,詞彙方面多有官話北京方言的特徵,詞條末無標點,沒有注音;蒙文部分記錄當時的蒙古語書面語,使用楷書人工縱排書寫,詞條末有標點符號(᠈ ),沒有注音;藏文部分記錄當時的藏語書面語,人工橫排書寫,烏金體字體(དབུ་ཅན),單行寫不下的詞語,按音節斷音改行書寫,詞條末有標點符號();藏文原文下有滿文切字,使用滿文字母轉寫藏文字母,如此二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寫,使用小一號的滿文文字大小書寫,為了書寫一些藏文的複合字母還特別創製了一些新的滿文字母的書寫形式(如 ng 的詞頭和後跟元音的詞中形式);藏文的滿文切字之下還有滿文對音,因為藏文書面語與口語分歧較大,使用滿文模糊地記錄了當時拉薩前藏方言的藏語發音,也使用小一號的滿文文字大小書寫;回文部分記錄的是當時維吾爾語的書面語言(人工橫排書寫的察合台語波斯體字體,單行寫不下的詞語,按音節斷音改行書寫,詞條末無標點;回文原文下有滿文對音,因為書面語察合台語與維吾爾口語語音分歧較大,使用滿文模糊地記錄了當時新疆東部地區的維吾爾語發音,語音方面有疆東哈密吐魯番發音的特徵[參1],記音使用小一號的滿文字母進行轉寫

Remove ads

例詞

Thumb
《御製五體清文鑑》正文天文類首頁,《鑑》每頁四詞,滿、蒙、藏、回、漢五文上下排列,其中藏文下有滿文轉寫、音譯二行,回文下有滿文音譯一行
乾隆年間成書)

以下為辭書正文第一部分「天文部」第一頁的第一詞條「」的詞譯:

更多資訊 滿文, 藏文 ...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