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恩斯特·柏石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年2月18日—1949年4月30日)是一位德國建築師、攝影師和漢學家,以對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和攝影作品而聞名。他在20世紀上半葉多次訪問中國,收集整理了數千張照片、草圖和建築調查報告,是第一位系統記錄中國宗教建築的外國人。[1][2]
生平

恩斯特·柏石曼於1873年2月18日出生於今立陶宛克萊佩達地區的普列庫萊(此地當時屬於東普魯士)。他的哥哥弗里德里克·柏石曼是一名醫生,妹妹安娜·柏石曼是一名教師。
柏石曼兒時就讀於梅梅爾的人文高中。他於1891年進入柏林工業大學主修建築學,並於1896年畢業。完成大學學業後,他參加了德國國家考試並於1901年獲得監察員資格。1902年至1904年,他在中國的東亞地區駐防旅(Ostasiatischen Besatzungsbrigade)任建築監察員,對中國古典建築產生了興趣。
1906年,柏石曼在德意志帝國財政支持下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探險。從1906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柏石曼獲得了德國外交部的資助,以科學顧問的身份開始研究中國建築。[3]在這次旅行中,柏石曼用相機和繪畫記錄了許多佛塔,成為他日後著作的組成部分。[2]
1912年6月,柏石曼在柏林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了自己的第一次大型攝影作品展。[4]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18年至1921年,柏石曼在柯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擔任主講中國的講師。他最初只在東普魯士工作,但很快擴展到整個德意志帝國。從1921年開始,他在柏林擔任柏林工業大學講師,並於1927年晉升為教授。
儘管主業為研究者,20世紀20年代柏石曼出版的三本中國攝影書籍《建築和景觀》、《風景如畫的中國》和《中國建築》使他成為了一名享譽世界的攝影師。[1]1923年的出版的《風景如畫的中國》,僅德文版就印刷了兩萬餘冊,並在倫敦和紐約發行了兩個英文版,成為他最成功的作品。[3]

1931年,中國建築學專家朱啟鈐邀請柏石曼加入他在北京新近成立的中國營造學社[5],擔任通訊社員。[3]1933年至1937年,柏石曼開始了他的第三次中國之行。在這次旅行中,他收集了許多文件、口述歷史記錄、照片、建築平面圖和碑文。[6]1940年,柏石曼回到德國,擔任柏林洪堡大學講師,主講中國建築。1943年,他居住的公寓在柏林大轟炸中被炸毀。
1945年,柏石曼晉升為柏林洪堡大學漢學教授,後在漢堡大學繼續擔任教授職位。[3]他於1949年4月30日在下薩克森州巴特皮爾蒙特去世。
Remove ads
遺產

美國善本和照片收藏家史蒂芬·洛文希爾(Stephan Loewentheil)收藏了柏石曼的大量作品,這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早期建築照片最多的作品集之一,包括照片數千張,其中許多從未出版過,以及文字資料、地圖、插圖、手稿、信件和其他物品。[7]
柏石曼在中國的實地調查,從細緻的建築圖紙到巧妙的照片,為中國未來幾十年的古建築學研究樹立了標準。[4]柏石曼生前無疑是德語世界中中國古建築學的領軍人物,但德語作為研究和出版語言的局限性使得國際學者難以深入研究他的作品。[3] 2010年,在他第一次來中國的一個多世紀後,澳大利亞出版的《中國遺產季刊》宣稱,柏石曼「正逐漸因其廣博的視野、豐富的材料以及嚴謹的知識基礎而得到認可。」[4]
作品
- 《中國的建築與宗教文化》,1914年
- 《風景如畫的中國》,1923年
- 《中國建築》,瓦斯穆特出版社,柏林,1925年
- 《中國建築與風景——穿越十二省的旅程》,瓦斯穆特出版社,柏林,1926年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