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悲傷之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悲伤之墙
Remove ads

悲傷之牆(俄語:Стена скорби[1][2])是一面位於俄羅斯莫斯科花園環路上,為在蘇聯時期受史達林政治迫害的受害者而建立的紀念碑。有人稱,這是俄羅斯第一個以此為由而建的紀念碑,但實際上同樣為了紀念受政治迫害人民的「悲傷面具英語Mask of Sorrow」早在20年前便建立了。[3] 隨著政治迫害受害者紀念日的到來,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和莫斯科主教莫斯科主教基里爾於2017年10月30日共同為這座國家紀念碑揭幕。[4]

快速預覽 悲傷之牆, 位置 ...
Remove ads

背景

在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期間,蘇聯在史達林政府統治下處決了大約75萬人(被稱為「大清洗」),並驅逐和監禁數百萬人之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死於飢餓,體溫過低,疾病和勞累過度。[3] 2014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建築該紀念碑,以紀念過去政治迫害期間的罪行以及受害者。[2] 修建紀念碑的600萬美元費用中,約有80萬美元來自個人和公司捐助,其餘的均來自莫斯科市政撥款。[2]

Thumb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和莫斯科主教基里爾在開幕式上

普丁在與國家人權和民間社會理事會會面過後,[4]於2017年10月30日在開幕式上表示,這場悲劇決不能被遺忘或者正當化,因為「對這場鎮壓做出正確的歷史評價才能夠預防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3] 揭幕儀式由約100名與會人員共同參與,其中許多人是莫斯科的老年人,維權積極人士和政府官員。[4]

結構和設計

該紀念碑建立在莫斯科市中心花園環路薩哈羅夫院士大街的繁忙路口的一個廢棄停車場遺址上。[2][3]紀念碑的設計者格奧爾基·弗蘭古良英語Франгулян, Георгий Вартанович花了兩年的時間進行研究以及創作,[2]他指出悲傷之牆是「感情,恐懼和驚慌」的表達,而不是「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3]他解釋說,將紀念碑建立在這一個位置是要提醒人們「鎮壓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2]

紀念碑由青銅製成,其整體形狀被設計出了鐮刀般的弧線。[2]紀念碑的主要部分是大約100英尺(30公尺)長和20英尺(6.1公尺)高的彎曲牆壁,在那上面有許多深色的、模糊的人像。[2][3]根據弗蘭古良的說法:鐮刀的形狀代表著死神,而紀念碑上人們難以分辨的面孔突出了那些受政治迫害「匿名的受害者」的含義。[2]

爭議

Thumb
「悲傷之牆」開幕式

紀念碑的揭幕之後立即引發了爭議,因為一些異議人士認為,悲傷之牆是「虛偽」的象徵,他們覺得俄羅斯政府最近的一系列舉動與政府所聲稱反對的政治壓迫並沒有什麼不同。[4]大約40名批評者和持不同政見者,包括:亞歷山大·波德拉比涅克英語Alexander Podrabinek帕維爾·利特維諾夫英語Pavel Litvinov弗拉基米爾·布科夫斯基穆斯塔法·傑米列夫共同發表了一份請願書,指責政府「試圖粉飾現在」。[2]他們在請願書中表示,克里姆林宮贊助這座紀念碑是為了「假裝政治鎮壓是過去很久以前的事情」,而現在俄羅斯的政治犯更迫切需要「幫助和關注」。[2]

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座紀念碑的建立是「國家的重要一步」。[2]專注於紀念被壓迫人士檔案的「紀念」組織營運長葉蓮娜·任科娃(Elena B. Zhemkova)評論說:由國家領導人揭幕並介紹該紀念碑,這象徵著國家承認了過去政府有過的白色恐怖以及謀殺。[2]莫斯科古拉格歷史博物館館長羅曼諾夫則表示:老百姓和總統對紀念碑建立的支持,對他來說意味著應該對過去的清算應該告一段落了。[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