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情报通信研究机构map
Remove ads

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日語: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じょうほうつうしんけんきゅうきこう Jōhōtsūshinkenkyū Kikō;英語譯名: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簡寫為NICT)是隸屬於日本總務省獨立行政法人機構(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日語国立研究開発法人)。該機構成立於2004年4月,目前總部位於日本東京都小金井市,主要進行資訊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同時對資訊通信提供業務支持,目前的理事長是徳田英幸日語徳田英幸

快速預覽 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機構概要 ...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日本的情報通信研究機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10月遞信省的「電氣試驗所」成立無線電通信研究部門。1948年6月,「電波物理研究所」劃歸文部省管轄。1952年8月,郵政省成立「電波研究所」。1988年4月,電波研究所更名為「通信綜合研究所」。2001年4月,通信綜合研究所隨著日本政府機構的調整劃歸總務省,並成為獨立行政法人

另一方面,1979年8月,日本設立「通信·放送衛星機構」,負責衛星通信和廣播的管制服務,並於1992年10月更名為「通信·放送機構」。2002年3月,該機構終止衛星管制的業務,自此其主要業務為通信和廣播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2004年4月,日本政府決定合併原有「通信綜合研究所」和「通信·放送機構」,成立「情報通信研究機構」。[2]

組織機構

情報通信研究機構目前在日本各地設有15處研究所、3處觀測站和2處無線電發射站,其研發機構分為7個研究部門。[3]

第一研究部門
下一代網絡技術的基礎研究部門,下設:下一代網絡技術研究中心、下一代無線技術研究中心和未來資訊通信技術研究中心
第二研究部門
通用通信技術的基礎研究部門,下設:知識創新通信技術研究中心和通用媒介研究中心
第三研究部門
資訊通信安全技術的基礎研究部門,下設:資訊通信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和電磁波計量研究中心
聯合研究部門
下設:JGNII項目推進研究中心
研究推進部門
主要負責各種研究的成果轉化,智慧財產權的確立,以及各個領域的國際合作,並負責其成果的JISISO標準化工作。
基本研究促進部門
主要負責公開招募民間無法進行的高風險研究、招募海外科研人員。
資訊通信振興部門
主要為資訊通信行業的創業者提供資訊,並對創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資助和業務支持。

公共服務

標準頻率和時間

根據日本法律,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是設定標準頻率和時間的官方機構,並負責標準電波和時間的發送工作。[4]

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採用一個特定的測量系統每天一次對其放置於4個鐘室的原子鐘微波發射器原子鐘進行時差的測量,通過平均、合成這些原子鐘的時間,得到該機構的世界協調時,並在此基礎上增加9個小時成為日本標準時。在使用氫原子鐘之前,其世界協調時與國際度量衡局的差距在±50奈秒以內,在2006年2月7日引入氫原子鐘後,目前的差距在±10奈秒以內。

兩座標準電波的發射台位於福島縣田村市大鷹鳥谷山上和佐賀縣佐賀市羽金山上,無線電呼號JJY」,發射頻率為40千赫茲及60千赫茲。除了接收長波電台的廣播外,情報通信研究機構還通過NTP服務以及電話迴路提供標準頻率和時間的服務。

宇宙天氣預報

為減少磁暴對資訊通信活動帶來的損失,情報通信研究機構還對磁場的狀態進行觀測,並提供宇宙天氣預報的服務,發布太陽活動電離層觀測和地磁活動的有關資訊。[5]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