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惠山寺經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無錫惠山寺「古華山門」內有兩座石經幢,右為唐造陀羅尼經幢,左為宋普利院大白傘蓋神咒幢。其中陀羅尼經幢為唐朝乾符三年(876年)建造,上面有白鹿山人李端符書,總高523米,下有基座二層。底層為八邊形須彌座,下有雲水紋,中間束腰鐫角柱體,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序書,每面9行、行59宇。而普利陀大白傘蓋神咒幢為宋熙寧三年(1070年),幢身刻四個獅頭,枋唐幢建造,其形式大小基本相同[1]。由於幢基破損嚴重,1998年11月,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負責全面修復,將兩幢埋於地下的三層升高至地面上,並採取扶正、補缺及防風化措施,重新恢復經幢原貌[2]。2006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庫
-
惠山寺石經幢
-
惠山寺石經幢
-
惠山寺石經幢
-
惠山寺石經幢文保碑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