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戈德弗雷·坎布里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戈德弗雷·坎布里奇
Remove ads

戈德弗雷·麥克阿瑟·坎布里奇(英語:Godfrey MacArthur Cambridge,1933年2月26日—1976年11月29日),美國男演員以及單口喜劇演員,活躍於20世紀60年代。1965年,他與比爾·寇司比迪克·格里高利英語Dick Gregory尼普西·羅素被《時代》雜誌譽為「美國最著名的黑人喜劇演員」[3]。其喜劇成就據《時代》所述,坎布里奇「每週收入高達四千美元......在舊金山Hungry i英語Hungry i夜總會和好萊塢The Crescendo英語The Crescendo (music venue)俱樂部之類的絕佳場所工作,從各方面來看,完全是頭條新聞人物。」[3]

快速預覽 戈德弗雷·坎布里奇Godfrey Cambridge, 男演員 ...

著名影視作品如電影《驚弓之鳥英語The President's Analyst》(1967年)、《龍虎黑煞星》(1970年)、《黑白換英語Watermelon Man (film)》(1970年)和《龍虎煞星火拼剃刀黨英語Come Back, Charleston Blue》(1972年)。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戈德弗雷·坎布里奇生於紐約市,父親亞歷山大·坎布里奇(Alexander Cambridge)和母親莎拉·坎布里奇(Sarah Cambridge)是來自英屬蓋亞那的移民[4][5]。父母對紐約公立學校系統不滿意,所以在坎布里奇上小學時將他送到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雪梨與祖父母一起生活[5]。13歲時,坎布里奇搬回紐約,就讀皇后區法拉盛當地高中英語Flushing High School[5]

1949年,坎布里奇在霍夫斯特拉大學念醫學系[2],三年後退學,開始從事演藝事業[5]

個人生活

坎布里奇與作家馬婭·安傑盧和演員休·赫德英語Hugh Hurd一起在紐約市為馬丁·路德·金恩組織了第一批慈善活動之一;據安傑盧介紹,該活動於20世紀50年代末在Village Gate英語Village Gate夜總會舉行,為金恩的民權運動籌集了九千美元。[6]

1962年,坎布里奇與演員芭芭拉·安·蒂爾英語Barbara Ann Teer結婚。三年後,夫妻離婚。[5]70年代,他一直處於半退休狀態,鮮少公開露面[4];1972年與奧德里亞諾·邁耶斯(Audriano Meyers[7]

1976年11月29日,坎布里奇在ABC電視電影《恩德培勝利英語Victory at Entebbe》的拍攝地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因心臟病去世,享年43歲[8],他在該片中飾演的伊迪·阿敏改由朱利葉斯·哈里斯英語Julius Harris接演[2]。坎布里奇之死被阿敏本人評價為「上帝的懲罰」[9]。他被安葬在洛杉磯好萊塢山地區的森林草坪紀念公園英語Forest Lawn Memorial Park (Hollywood Hills)[10]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