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戈瓦蘇丹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戈瓦苏丹国
Remove ads

戈瓦蘇丹國印尼語:Sultanate of Gowa,戈瓦Gowa有時寫作戈阿Goa,勿與印度的果阿Goa混淆)是蘇拉威西地區最強大最成功的王國。蘇丹國的人民來自於居住在蘇拉威西島南半島最南端西海岸的望加錫部落。

快速預覽 戈瓦蘇丹國Sultanate of GowaBaté Salapangᨅᨈᨙᨔᨒᨄ, 地位 ...
Thumb
戈瓦縣松古米納薩的Tamalate宮
Remove ads

歷史

在戈瓦王國成立之前,這一地區被稱作「Makassar」(望加錫),這裡的人民叫「Suku Makassar」(望加錫人[1]。戈瓦蘇丹國的歷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伊斯蘭王國和伊斯蘭教的蘇丹國

前伊斯蘭王國

主條目:戈瓦和塔洛克早期歷史英語Early history of Gowa and Talloq

根據《爪哇史頌》,在讚美滿者伯夷國王Rajasanagara的部分,列出了1365年時的望加錫是王國的一個分支[2]

戈瓦的首位女王是Tomanurung Baine[1]。關於王國建立確切時間和首位女王的事不得而知,僅在第六任國王Tonatangka Kopi統治期間,當地文獻記載了關於將王國拆分為兩個國家的記錄,兩個國家由Kopi國王的兩個兒子領導:戈瓦王國由Batara Gowa領導,作為國家的第七位君主,領有Paccelekang、Pattalasang、Bontomanai Ilau、Bontomanai Iraya、Tombolo和Mangasa等地區;Kopi國王的另一個兒子Karaeng Loe ri Sero統領一個叫塔洛克王國(Talloq)的新王國,範圍包括Saumata、Pannampu、Moncong Loe和Parang Loe等地區[1]

多年來兩個王國經常發生戰爭,直到塔洛克王國戰敗。第十任戈瓦國王I Manriwagau Daeng Bonto Karaeng Lakiung Tunipalangga Ulaweng(1512-1546在位)統治期間,在被叫做Rua Kareng se're ata的合約下,兩個王國重新實現統一成為二元王國[1]。從這之後,當某人成為塔洛克國王,他也同時成為了戈瓦國王。許多歷史學家將「戈瓦-塔洛克王國」簡稱為「望加錫王國」或直接稱為「戈瓦王國[1]

更多資訊 序號, 姓名 ...
Thumb
16世紀時的南蘇拉威西各王國地緣政治地圖
Remove ads

伊斯蘭蘇丹國

南蘇拉威西的伊斯蘭教可以追溯到14世紀20年代,當第一個叫Sayyid Jamaluddin al-Akbar Al-Husaini的賽義德到達南蘇拉威西,他是瓦利•松戈英語Wali Sanga的爺爺[5]

1605年9月22日,第14任戈瓦-塔洛克國王Karaeng Matowaya Tumamenaga Ri Agamanna皈依伊斯蘭教,王國轉變為伊斯蘭蘇丹國[6],之後他改名為「蘇丹阿勞丁」(Sultan Alauddin)。他在1591至1629年間統治這個國家,他皈依伊斯蘭教與三個米南加保烏理瑪到來有關::Ri Bandang Datuk、Datuk Datuk ri ri Tiro、Patimang。1608-1611年,戈瓦王國用武力在布吉人-望加錫人地區傳播伊斯蘭教,並成為了這一地區最強大的國家[7]。17世紀上半時期為鼎盛時期勢力範圍遠達加里曼丹島東岸和努沙登加拉群島[7]

從1630年直到二十世紀早期,戈瓦的統治者和伊斯蘭教工作人員都是從貴族行列招來[6]。1607年開始,戈瓦蘇丹制定了歡迎所有外國商人的政策[2]。1613年,一座英國工廠在望加錫建立,這開始了英國與荷蘭在望加錫的敵視狀態[2]

Thumb
印有蘇丹哈桑丁的郵票
Thumb
1937年時的Mangi Mangi Karaeng Bontonompo蘇丹在與荷蘭西里伯斯統治者交談,周圍是戈瓦的人民

王國最著名的蘇丹是在1666年到1669年發動「望加錫戰爭」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蘇丹哈桑丁英語Hasanuddin of Gowa,荷蘭東印度公司有布吉人王朝波尼蘇丹國的王子阿隆•帕拉卡英語Arung Palakka協助[8]

更多資訊 序號, 姓名 ...
Remove ads

蘇丹國消亡

1669年,望加錫戰爭戰敗後戈瓦蘇丹國的國土僅局限於首都周圍地區,其餘歸入荷屬東印度公司版圖,國家名存實亡[7]。從1673年開始,鹿特丹堡英語Fort Rotterdam附近的地區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城市,現在這座城市叫做望加錫[9]。1904年開始,荷蘭殖民政府進行了一次南蘇拉威西遠征,對南蘇拉威西的幾個小王國發動戰爭,包括戈瓦蘇丹國。1911年,戈瓦蘇丹國在戰敗後失去主權獨立地位,成為了荷屬東印度的一個[10]。自1945年印度尼西亞從荷蘭獨立以來,蘇丹國不再存在,成為了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的一部分,即戈瓦縣。蘇丹則作為文化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望加錫戰爭

Thumb
1667年望加錫戰爭

1644年,波尼起義反抗戈瓦,Passempe戰役後波尼被擊敗,由一個伊斯蘭宗教委員會的負責人攝政管理。1660年,波尼蘇丹國阿隆•帕拉卡英語Arung Palakka王子[11]領導布吉人武裝反抗戈瓦,但是最終失敗了[2]

1666年,在科內利斯•斯皮爾曼英語Cornelis Speelman上將的指揮下,荷蘭東印度公司試圖征服北方的小王國。另一方面,蘇丹哈桑丁英語Sultan Hasanuddin登上王位,為戈瓦蘇丹國第16任蘇丹,他嘗試聯結印尼東部的其他小王國一同抗擊荷蘭東印度公司。

1666年11月24日上午,荷蘭東印度公司考察隊和東部駐守區人員在斯皮爾曼海軍上將指揮下起航。船隊由Tertholen海軍上將號和其他二十艘船隻組成,共載有1860人,其中有818名荷蘭水手、578名荷蘭士兵、395名來自安汶Captain Joncker本地部隊以及阿隆•帕拉卡英語Arung Palakka管有的布吉人和Arung Belo Tosa'deng[12]。斯皮爾曼還接受了特爾納特蘇丹國的供給,特爾納特方面為他提供了一些戰爭獨木舟英語war canoe以在攻打戈瓦的戰爭中使用。1667年6月19日後的一個星期,斯皮爾曼的船隊從布頓島開始向蘇拉威西島望加錫方向航行[12]。當船隊到達蘇拉威西海岸時,斯皮爾曼收到了5月份布吉人在波尼起義失敗以及阿隆•帕拉卡在通過卡巴那島時失蹤的消息。

戈瓦蘇丹國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戰爭之後在1666年打響[13]。1667年戈瓦戰敗,1667年11月18日交戰雙方簽訂彭加耶條約英語Treaty of Bongaja,戈瓦承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望加錫擁有貿易壟斷權[7],試圖儘早結束戰爭。之後感到不滿的哈桑丁再度開戰,戰爭持續到1669年,最終荷蘭東印度公司向巴達維亞要求提供援助部隊。戰鬥在各地爆發,蘇丹哈桑丁激烈抵抗。巴達維亞派出的軍隊絕對性的加強了荷蘭東印度公司遠征軍的實力,因此荷軍在1669年6月12日攻破了戈瓦蘇丹國最堅固的堡壘Somba Opu堡,標誌著戰爭的結束,荷蘭最終削弱了戈瓦[12]。從此戈瓦蘇丹國的國土僅局限於首都周圍地區,其餘歸入荷屬東印度公司版圖,國家名存實亡[7]。蘇丹哈桑丁在1669年退位,於1670年6月12日逝世。

望加錫戰爭之後,科內利斯•斯皮爾曼英語Cornelis Speelman海軍上將破壞了Somba Opu這座最大的堡壘,更喜歡鹿特丹堡(斯皮爾曼以他在荷蘭的出生地命名這座城堡)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活動的中心。1672年,阿隆•帕拉卡英語Arung Palakka得到王位,成為波尼蘇丹國的蘇丹。

這場戰爭被認為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歷史上最浩大的戰爭。

Remove ads

圖集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