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之凡

法国华人音乐家、国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之凡(1924年—2021年2月1日),祖籍湖南省湘鄉市蘇坡鄉普利堂,出生在北平法國華人音樂家、國畫家、文物收藏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畢業於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曾三度宣布競選法國總統[可疑],但因未能獲得法國500名議員和地方民選代表的聯署簽名認可,無法參加。[1][2][3]

快速預覽 成之凡, 出生 ...

成之凡曾在巴黎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其作品收入巴黎東方博物館法國國家現代博物館[1][2][3]

Remove ads

生平

1928年,成之凡出生在北京。成之凡的父親成舍我是中華民國報人,母親楊璠曾就讀北平女子師範大學。[1][2][3]

11歲時,成之凡考入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畢業之後在上海音樂學院教書。[1][2][3]

1951年5月,一名法國鋼琴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訪問,收她做徒弟,11月,將她帶到法國巴黎[1][2][3]

1973年4月,成之凡以「巴黎歐洲音樂學院教授、法國神聖畫沙龍理事、法國國家現代博物館藝術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在巴黎建立「法國道教協會」,她擔任主席。[1][2][3]

1981年10月,成之凡開始競選法國總統,她主張「一元二位制」,即法國應該一男一女分別擔任總統,但是她的參選只到了准候選人的階段。[1][2][3]

1988年,成之凡再度競選法國總統,提出「一元三位制」,即法國總統應該三人分擔,得到了5位數的選票。同年,成之凡回到湘鄉市家鄉訪問。[1][2][3]法國內政部沒有其參加總統選舉的證明,1988年法國總統選舉第5位為法國共產黨參選人André Lajoinie。[4]

1995年,成之凡第三次競選法國總統,提出「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孫中山思想),但是仍然失敗告終。[1][2][3]法國內政部沒有其參加總統選舉的證明。[5]

Remove ads

作品

音樂

  • 《道之樂》(《道德經》為藍本)

家庭

成之凡的母親名叫「楊璠」,父親「成舍我」是中華民國著名報人,一生追隨孫中山三民主義」理想,後中國國民黨統治的中國大陸淪陷,遠走台灣,建立世界新聞職業學校(今世新大學)。[6][7][8]

成之凡有一個妹妹成幼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和詩人;同父異母的弟弟成思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妹妹們成嘉玲成露茜[6][7][8]

1953年,成之凡和貝爾覃(Philipie Bertrand)在基督教教堂結婚,定居在巴黎近郊的Rambouillet市。1976年,深愛妻子並且熱愛中國文化的Bertrand先生在自家花園中設計修建了壯麗的「挽雲樓」[1],用以存放、展示妻子多年來收藏的中國藝術品、古代織繡和各類樂器。挽雲樓是一座三層的重檐八角攢尖頂中式風格建築,由於成之凡女士是道教信徒(法國道教協會即由她創立,並擔任首屆主席),挽雲樓無論是整體建築形式還是內部裝飾細節都體現出道教的象徵意義和符號美學。[1][2][3]

Remove ads

獎項

  • 1959年,巴黎藝術家銀質獎章。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