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幼殊

中国女外交家、诗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幼殊(1924年—2021年5月5日),北京人,籍貫湖南省湘鄉市,筆名金沙,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女外交官、詩人。[1]

快速預覽 成幼殊, 出生 ...

生平

1924年,成幼殊出生在北京,父親成舍我是中華民國著名報人,姐姐成之凡、弟弟成思危[1][2][3][4]13歲時成幼殊就寫作了一首詩。成幼殊曾入讀上海聖約翰大學,她加入了「文匯團契」。[1][2][3]1945年,成幼殊和同學建立「野火詩社」,創辦《野火》詩刊。[1][2][3][4]同年,與上海聖約翰大學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接觸,成幼殊受到感召後和同學去投共加入新四軍,被母親發現之後追回鎖在家裡。[1][2][3][4]1945年5月,成幼殊瞞著母親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新四軍第七師任職,後被派到上海[1][2][3][4]成幼殊回上海後做母親的思想工作,母親被開導之後也支持她和中國共產黨。[1][2][3][4]

1948年,中國共產黨命令成幼殊到英屬香港去做一名記者,和陳魯直一同從事地下黨工作,同中國國民黨在英屬香港展開鬥爭。[1]1949年10月,成幼殊從英屬香港回到廣州,父親成舍我則跟隨蔣中正中國國民黨去了台灣。[1][3]之後,成幼殊調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1]1955年,成幼殊被派到印度[1]1961年,成幼殊奉命回國。[1][2][3][4]

1979年9月,成幼殊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和父親成舍我以及同父異母妹妹成露茜見面,和弟弟成思危慶祝父親成舍我的81歲生日。[1][3][4]

1984年,成幼殊丈夫陳魯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大使,她跟著丈夫上任,同時在丹麥學習丹麥語[1]

Remove ads

家庭

成幼殊的父親成舍我,是中華民國著名報人,一生追隨孫中山三民主義」理想,中國國民黨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權後,遠走台灣,建立世界新聞職業學校(今世新大學)。姐姐成之凡;同父異母弟弟成思危。<refname="lion"/>妹妹成嘉玲成露茜[1]

成幼殊的丈夫陳魯直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同學,1948年6月,兩人在英屬香港結婚。[1]兩人有4個子女。

作品

詩歌

  • 《倖存的一粟》[5]

譯著

  • 《NB——關於尼爾斯·波爾的一些回憶》(丹麥文譯中文)

獎項

2005年,《倖存的一粟》榮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