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軍官與間諜
2019年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电影(J'accuse)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軍官與間諜》(法語:J'accuse)是2019年法國和義大利合拍的歷史劇情片,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波蘭斯基和羅伯特·哈里斯編劇,改編自哈里斯2013年小說《軍官與間諜》,講述了歷史上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影片於2019年8月30日在第76屆威尼斯影展上首映,並獲得評審團大獎。
Remove ads
主要劇情
影片聚焦19世紀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尚·杜賈爾登飾演法國軍官喬治·皮卡爾。1895年,皮卡爾被委任軍方情報部門總長後,他發現了一批誣陷法軍總參謀部少數猶太人之一阿佛烈·德雷福斯向德意志帝國洩露軍方機密的偽造證據。皮卡爾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和性命,歷經十年揭露真相,冒險從恐怖的魔鬼島監獄中釋放被冤枉的德雷福斯。
演員陣容
- 尚·杜賈爾登 飾 喬治·皮卡爾
- 路易·卡瑞 飾 阿佛烈·德雷福斯
- 艾曼紐·塞涅 飾 寶琳·莫尼爾(Pauline Monnier)
- 馬修·亞瑪希 飾 阿方斯·貝蒂榮
- 梅爾維爾·波波 飾 費爾南德·拉伯比
- 艾瑞克·魯夫(Eric Ruf)飾 讓·桑德爾
- 洛朗·斯托克 飾 喬治-加布里埃爾·德·佩利烏
- 米歇爾·維勒莫茲 飾 阿曼德·杜·帕蒂·德·克拉姆
- 丹尼斯·波達利德 飾 埃德加·德曼
- 弗拉迪米爾·約丹諾夫 飾 奧古斯特·梅西耶
- 迪迪埃·桑德 飾 拉烏爾·勒·穆頓·德·博伊斯德弗
- 格列哥里·加德博瓦 飾 赫伯特·約瑟夫·亨利
- 文森特·格拉斯 飾 尚-巴蒂斯特·比洛
- 埃爾維·皮耶 飾 查爾斯·阿瑟·貢塞
Remove ads
製作設計
羅伯特·哈里斯受好友波蘭斯基長期以來對德雷福斯事件的啟發,創作了小說《軍官與間諜》[4],之後又根據小說創作了題為《D》的劇本,而波蘭斯基於2012年宣布擔任該片導演[5]。
該片標誌著哈里斯第三次攜手波蘭斯基[6]。此前哈里斯和波蘭斯基共同創作同樣改編自哈里斯小說《獵殺幽靈寫手》的電影《獵殺幽靈寫手》的劇本[7]。之後,兩人又在2007年合作改編哈里斯小說《龐貝》,但由於影片開拍前臨近演員大罷工,計劃無疾而終[8]。
儘管故事發生在巴黎,出於經濟考量,該片的拍攝最初計劃於2014年在波蘭華沙進行[9]。但後來美國向波蘭發出引渡文件,拍攝計劃最終無疾而終,而當時法國政府出台新的電影稅抵免政策,影片拍攝工作得以移師到巴黎。
該片製片預算6000萬歐元,於2016年7月開始拍攝[10],但之後波蘭斯基覺得等待合適演員的出現,拍攝一再延遲[11]。
影片於2018年11月26日開拍[12],2019年4月28日殺青[13]。影片由傳奇影業的阿蘭·戈曼製片,高蒙電影公司發行[14]。
影片發行
2019年8月30日,影片於第76屆威尼斯影展上舉行全球首映禮[15][16],獲得評審團大獎[17]。評審團主席露柯希亞·馬泰表示:「我不會把這個男人和藝術分開,我認為這部作品的重要方面體現在了這個男人身上......一個人發現了這麼重的罪,然後被判刑,受害者她自己也對賠償感到滿意,這對我來說很難判斷......我們很難去定義什麼才是對待和判斷一個曾犯下某些罪行的人的正確方法。我認為這些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去辯論的[18]。」馬泰表示她不會出席晚宴,表達對影片的支持[19]。波蘭斯基的製片人揚言要從電影節片單撤出該片[20][21]。後來,馬泰澄清了自己的言論:「根據今天記者會後的一些報導,我認為我的言論被人深深的誤會了。由於我不會區別對待作品和作者,也認可波蘭斯基之前作品的人文情懷,我不反對這部影片參與競賽單元。我對影片沒有任何偏見,我會看這部電影,就像其他競賽片一樣。如果我有任何的偏見,我會辭任評審團主席[22]。」電影節總監阿爾伯托·巴貝拉(Alberto Barbera)此前為這部電影辯護:「我們來這裡是看藝術作品的,不是來評判作品背後的人。我希望我們可以只討論影片的質量,而不評判波蘭斯基和洛杉磯縣的案子[23]。」
影片於2019年11月13日在法國上映[24],11月21日登陸義大利[25]。美國發行公司拒絕參加坎城影展的買家展演[26][27]。路邊風景電影公司負責任霍華德·科恩(Howard Cohen)表示:「我想我們會考慮展演,不過我甚至無法確定自己的感受。大家已經發行過他的電影很多年了。現在,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用另一副眼睛去看待這部作品。我們必須捫心自問,這樣做對不對。這是說要發行這部電影嗎?但在我看來,這並非一個已解決的問題[28]。」
Remove ads
社會評價
影片於匯總媒體爛番茄獲得25條評論、新鮮度72%,平均分6.78/10[29] 。Metacritic的評論9條,平均分56/100,表示「褒貶不一」[30]。影片在威尼斯的首映獲得熱烈的掌聲[31][32][33],但影評人的評價普遍有贊有彈。《標準晚報》的大衛·塞克斯頓(David Sexton)給出4/5星評價,表示:「這絕對是歷史電影教學樣板中的大師級作品[34]。」
由於波蘭斯基表示片中情節跟自己的性侵案有相似之處,有借影片為自己開脫的嫌疑,影片遭到排斥[35][36][37],以至於波蘭斯基在第45屆凱薩獎上憑藉該片獲得最佳導演時,部分在場的觀眾退場抗議[38][39]。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