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戒台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戒台寺,又名戒壇寺,位於北京門頭溝的馬鞍山麓,與潭柘寺相距約為5公里山路。因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擁有規模宏大的戒台而著稱於世。與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中的戒台並稱中國三大戒台。
1996年,戒台寺被列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戒台寺始建於唐代(622年),舊稱慧聚寺。遼代高僧法鈞來寺開壇講授戒律,在這裡營造戒台。當時在這裡學完經文和戒律後要到潭柘寺楞嚴壇進行考核,合格者才准許出家,並能成為遊方僧人。明代正統年間,戒台寺經過修葺,曾改名萬壽寺。清康熙、乾隆年間曾進行擴建。清光緒十年(1884年)恭親王奕訢被慈禧太后免職,到戒台寺隱居10年。
建築布局
戒台寺的正殿是大雄寶殿,前有天王殿,後為千佛閣。在寺的西北院內有戒台殿。殿內掛有乾隆帝親筆所題「樹精進幢」的巨匾。殿堂四周分布著許多庭院。
現在用漢白玉砌成的戒台是明代所建,成正方形,邊長三丈,高一丈多,分三級,四周雕有蓮瓣、浮雲。
戒台也以樹木著名,如「自在松」、「臥龍松」、「九龍松」和「活動松」。尤以活動松著名,隨意拉動其中松枝,整棵樹的枝葉都會跟著搖動,猶如一陣狂風襲來。乾隆皇帝在此留有一座「題活動松詩」的石碑。
相關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