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美國生物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托馬斯·亨特·摩爾根(英語:Thomas Hunt Morgan,1866年9月25日—1945年12月4日),美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胚胎學家,染色體遺傳學的奠基人。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8月3日) |
摩爾根於1890年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動物學博士學位,並在布林茅爾學院任教期間從事胚胎學研究。1900年孟德爾遺傳規律重新被發現後,摩爾根開始研究黑腹果蠅的遺傳特性。在哥倫比亞大學謝默霍恩樓(Schermerhorn Hall)著名的「果蠅實驗室」中,摩爾根證明基因位於染色體上,而染色體是遺傳的物理基礎。這些發現奠定了現代遺傳學的科學基礎。
1933年,摩爾根因闡明染色體在遺傳中的作用而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在其學術生涯中,摩爾根共撰寫22部專著與370篇科學論文。[2]在他的推動下,果蠅成為現代遺傳學中的主要模式生物。他在加州理工學院創建的生物學系後來孕育了多位諾貝爾獎得主。
Remove ads
生平
1866年出生於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其父母分別名叫Charlton Hunt Morgan和Ellen Key Howard Morgan。
摩爾根曾讀過肯塔基州大學(現為肯塔基大學)。他大學階段主修科學,且尤其愛好自然科學。暑假期間曾去美國地質調查局做臨時工作。1886年獲得科學學士學位。
主要成就
他繼承和發展了孟德爾以豌豆雜交實驗為基礎的遺傳理論,同時藉助物理、化學、輻射等實驗手段,為生物學發展為實驗科學奠定了基礎。[4]
他發現位於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之間的鏈鎖遺傳特性,將多種突變基因定位在染色體上,製成染色體圖譜,即基因的連鎖圖。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