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披衣菌感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披衣菌感染(英語:chlamydia infection)是由砂眼衣原體(Chlamydia trachomatis)造成的性傳染病[3],大部份的人沒有症狀[1],若有症狀,會在感染後數週就會出現[1]。女性的症狀包括陰道分泌物或排尿疼痛[1],男性的症狀包括陰莖分泌物、排尿疼痛或是附睪炎[1]。女性的披衣菌感染可能擴散到上生殖腔,造成骨盆腔發炎,導致不孕或是異位妊娠[2]。若眼部反覆感染,又沒有治療,可能會導致沙眼,開發中國家最常見的失明原因[7]。
Remove ads
披衣菌會透過陰道性行為、肛交、口交傳播,若產婦帶有披衣菌,在分娩時也會傳染給嬰兒[1]。若是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眼部的感染也可能是因為個人接觸、蒼蠅或是受污染的毛巾所造成[7]。砂眼衣原體感染只會發生在人類身上[8]。診斷一般會透過疾病篩檢進行,若是二十五歲以下,經常有性行為的女性、其他高危險群的女性建議每年要進行篩檢,而第一次產前檢查時也會進行[1][2]。檢查可以透過尿液或是子宮頸、陰道或是尿道的拭子來測試[2],若有感染,需要再配合直腸或是口腔拭子來確認[2]。
預防方式包括禁慾、使用保險套、只和沒有感染披衣菌的單一性伴侶進行性行為[1]。披衣菌感染可以用阿奇黴素或是多西環素等抗細菌藥治療[2],若針對嬰兒或是孕婦,建議用紅黴素或是阿奇黴素治療[2]。病患的性伴侶也需要接受治療,而且建議七天內不要進行性行為,到症狀消失後才進行性行為[2]。受感染者也需要檢查是否有罹患淋病、梅毒或人類免疫缺乏病毒[2]。在治療後的三個月需再接受檢查[2]。
披衣菌是全球常見的性傳染疾病之一,約有4.2%的女性及2.7%男性感染[5][4]。2015年全球就有6100萬個新病例[9]。美國在2014年就有1400萬人感染披衣菌[3]。最容易感染的年齡在15歲到25歲之間,女性比男性容易受感染[3][2]。2015年有200人因為感染披衣菌而死亡[6]。披衣菌的英文chlamydia源自希臘文chlamydia(披風)[10]。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