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荷榭勒圍城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罗谢尔围城战
Remove ads

荷榭勒圍城戰(法語:Siège de La Rochelle)是一場法國王室軍隊和英格蘭-胡格諾聯軍之間的戰役,經過一年多的圍城後,王室軍隊取得勝利。

快速預覽 荷榭勒圍城戰, 日期 ...

這場戰役是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鬥爭,最終以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和決定性勝利告終。

荷榭勒是法國傳統軍事重鎮,歷史上曾經發生多次圍城。前幾次發生在是16世紀後半的30年胡格諾戰爭中(關鍵一次是1572年由比隆男爵指揮、法國王位繼承人安茹公爵亨利名義上領軍的包圍戰,久攻不下的撤圍結局,讓胡格諾勢力重新振作);最著名也是最後一次的圍城戰,則是1627-1628年由紅衣主教黎塞留發動的圍城,結果是黎希留克城後的大獲全勝。胡格諾派的信仰自由雖仍受保障,卻大幅降低了自治與武備特權,法國逐漸成為歐洲最集權先進的絕對主義國家

Thumb
1572-1573年的荷榭勒之圍,主帥安茹公爵亨利初試啼聲並建立其勇於上陣的名聲(1623年完成)
Remove ads

背景

Thumb
黎塞留指揮荷榭勒圍城戰,亨利·莫特繪於1881年

保證胡格諾派信仰自由的南特敕令擁有一條令王室頭痛的附加條款,即王室要掏錢維持拉羅舍爾的城防,胡格諾派則擁有獨立武裝、控制區內堡壘林立,享有稅收上的特權。而這個附加條款最初也只有八年期限,之後由亨利四世和瑪麗·德·美第奇兩度延長。

亨利四世被刺殺身亡後,法國胡格諾派對王室始終存在不信任感。未來儲君路易十三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對新教徒起初與其父親一樣,採取寬容的態度。亨利四世的妻子瑪麗·德·美第奇攝政期間,親西班牙的政策與西法聯姻使得胡格諾派大為恐慌。由於西班牙全國信奉天主教,法國新教徒擔心法國與西班牙的合作將損害他們在亨利四世治下享有的種種特權。他們在1614-1620年間王公顯貴與王權的鬥爭中,傾向顯貴而與王室敵對,甚至在路易十三迎娶奧地利的安娜時,派出軍隊試圖阻撓王室的迎親隊伍。

紅衣主教黎塞留上任後,對胡格諾派所擁有的城堡進行削弱與減少。最後荷榭勒成為了胡格諾派手中最後一個堡壘,並且受英國人支持。為了除掉這個堡壘,王室先後對荷榭勒的胡格諾派發動兩次圍城,而1627年由黎塞留發動的圍城攻陷了城防,胡格諾派失敗。

Remove ads

文學著作

多數史傳作者對1625年的拉羅舍爾之圍不吝讚美之辭。 拉羅舍爾之圍也出現在大仲馬的著作《三個火槍手》中。

相關

參考文獻

  • Christopher Duffy Siege warfare: the fortres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1494-1660 Routledge, 1979 ISBN 071008871X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