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美士國會議席

马来西亚国会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美士國會議席馬來西亞的國會下議院議席之一,選區位於柔佛州昔加末縣內,於1974年創設至今,國會選區編號為P142。目前其下有二個州議席,分別是丁能(N05)和彼咯(N06)。現任拉美士國會議員為彭學良,來自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

快速預覽 拉美士(P142), 國家/地區 ...

歷史

拉美士國會議席於1974年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重劃選區時創立,其前身為昔加末南區國會議席英語Segamat Selatan (federal constituency)。拉美士國會議席一向來被視為是國陣傳統堡壘區,且多年來皆由國陣重量級領袖勝出。[3]該議席最初是由巫統參選,在1974年大選時,時任原產業部長兼原任昔加末北區英語Segamat Utara (federal constituency)國會議員慕沙希淡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為拉美士國會議員。1978年大選時,慕沙希淡成功以16,917張多數票打敗回教黨候選人嘉瑪阿末(Jamal Ahmad),蟬聯拉美士國會議員。內閣重組後他調任為教育部長,9月中選為巫統副主席。[4]:44他之後在1981年6月第32屆巫統代表大會上成功打敗東姑拉沙里,當選署理主席,7月被新任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任命為其副首相[4]:2041982年大選時,慕沙希淡轉戰班底國會議席英語Panti (federal constituency),拉美士國席巫統候選人峇哈里哈侖(Bahari Haron)則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不戰而勝。

1986年大選時,巫統與馬華公會交換選區,時任馬華公會署理總會長兼交通部長林良實從檳城馬打古晉國會議席英語Mata Kuching (federal constituency)轉移到拉美士競選,民主行動黨則委派柔佛州署理主席陳兆麟對陣。[5]最終林良實成功以9,611張多數票勝出。大選後不久,時任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群川因新泛電上市公司財務案件,於8月26日被新加坡法院判處入獄18個月及罰款50萬元。隔日陳群川正式辭去所有黨職,林良實則接替他成為新任馬華公會總會長。[6]林良實也在此後三屆遇上行動黨派出的馬來候選人阿末頓(Ahmad Ton),皆成功當選,林良實也因此擔任了17年的拉美士國會議員。[7]

1999年大選後,林良實與時任署理總會長林亞禮英語Lim Ah Lek因內閣官職安排而關係緊張,兩者更在2000年4月9日黨內的會長理事會會議上公開決裂,再加上2001年馬華收購南洋商報事件,導致馬華公會派系鬥爭越演越烈。在時任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的敦促下,林良實與林亞禮雙雙引退,林良實於2003年5月22日辭卸馬華公會總會長與交通部長官職。[8]同年,選舉委員會重劃選區,拉美士國會議席部分北部地區被劃入新增的士基央國會議席,拉美士國席的選民則從48,674人減至32,518人。[3]2004年大選時,時任馬華公會柔佛州署理主席蔡細歷授命離開擔任了四屆州議員的帆加蘭州議席,移師拉美士國會議席。行動黨則委派上屆大選競選昔加末國會議席失利的昔加末支部主席鄭月雁對陣。最終蔡細歷以10,729張多數票大勝。[9]之後在阿都拉·巴達威內閣里,蔡細歷取代蔡銳明受委為衛生部長[10]

2008年1月2日,蔡細歷性愛光碟醜聞,宣布辭去所有官職和黨職,包括衛生部長、馬華公會副總會長、馬華公會會長理事會成員、馬華公會柔佛州聯委會主席、峇株巴轄區會主席以及拉美士國會議員。[11]由於該屆議員任期已經超過三年,因此拉美士國會議席無需舉行補選。[12]2月13日,國會解散,並於3月8日舉行第12屆全國大選。時任馬華公會總會長黃家定打算從其他區會引降天兵上陣拉美士國會議席,但被蔡細歷拒絕,最終馬華公會提名蔡細歷次子蔡智勇成為拉美士國會議席候選人。[13]行動黨則委派來自峇株巴轄的張穎群對壘蔡智勇。張穎群當時已有七個月的身孕,其丈夫莊德志同時也代表行動黨參選拉美士國會議席下的彼咯州議席。[14]3月3日下午3時左右,昔加末警區主任阿都瑪吉警監(SP Abdul Majid)在張穎群準備致辭時,突然趨前嘗試搶走她手中的麥克風,引發騷動。[15]不久,這起爭執事件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凌晨1時30分,阿都瑪吉召開新聞發布會,否認他與張穎群發生肢體衝突並推擠當事人,反指是張穎群推撞他。翌日,張穎群與莊德志發表聯合聲明反駁該言論,嚴厲譴責警方動粗,並要求該警監道歉。[16]行動黨之後公布短片,[17]證明阿都瑪吉曾硬搶張穎群的麥克風,時任行動黨國會領袖林吉祥也促請總警察長慕沙哈山英語Musa Hassan將阿都瑪吉停職。[18]在這屆大選,初次參選的馬華公會候選人蔡智勇最終以4,094張多數票擊敗行動黨候選人張穎群,成功代父守土。2010年6月1日,內閣進行重組,蔡智勇受委為農業與農基工業部副部長。這也是馬華公會首次出任該職。

2013年大選時,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曾獻議文宣主任丘光耀上陣拉美士國會議席,[19]惟丘光耀最終表明不會出來競選,只以「自由人」身份為其他候選人站台。[20]在這之後拉美士行動黨候選人一度難產,[21]最終林吉祥宣布由前任上議員拉瑪克里斯南(Ramakrishnan Suppiah)出戰拉美士。[22]此屆大選當地反風強盛,蔡智勇僅以353張多數票險勝對手拉瑪克里斯南。[23]開票當晚行動黨曾一路領先,惟最終結果顯示蔡智勇以微差票數勝出。當時行動黨要求重新計算各投票中心的總票數,但最終依然無法挽回敗局。當晚亦有逾百名行動黨支持者因不滿警方不讓拉瑪克里斯南的轎車進入計票中心,卻放行可疑車輛,於是圍堵在籬笆外與警方對峙。[24]6月12日,行動黨入稟麻坡高庭,援引《1954年選舉犯罪法令》對該議席選舉成績提出訴訟,[25]惟最終上訴失敗。[26]此屆大選後,因馬華公會成績不如上屆,總會長蔡細歷宣布馬華公會議員將不會入閣[27],因此蔡智勇沒有成為內閣的正副部長。12月21日,馬華公會中央改選,蔡智勇以1343張票數中選為馬華公會副總會長。[28]2014年6月25日,內閣進行重組,蔡智勇被重新受委入閣,擔任財政部第二副部長。2016年6月27日,內閣再次改組,蔡智勇調任為國際貿易及工業部第二副部長

2018年大選時,馬華公會繼續委派蔡智勇守土。至於民主行動黨方面,該黨前任柔佛州主席兼原任士姑來州議員巫程豪拒絕黨中央排陣轉戰拉美士。[29]雖然巫程豪的徒弟、原任明吉摩州議員陳泓賓[30]與柔佛州行動黨主席劉鎮東皆公開勸請巫程豪重新考慮該獻議,[31]但依然遭到巫程豪拒絕。[32]行動黨最終宣布由當地資深領袖兼前彼咯州議員彭學良上陣拉美士國會議席。[33]伊斯蘭黨則委派前任聯邦土地發展局資本合作社執行長[34]沙朱沙華(Sarchu Sawal)上陣。[35]此外,原本有一名38歲的華裔男子聲稱將會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36]但他在提名日當天沒有現身。[37]在5月9日投票日凌晨,部分拉美士的希望聯盟支持者在等待官方成績出爐時,因懷疑有假選票被運入計票中心,[38]於是包圍拍打選委會的載票車,並與警方發生衝突。[39]在此屆大選,行動黨候選人彭學良最終以3,410張多數票成功擊敗尋求蟬聯的蔡智勇,這也是行動黨首次在該議席勝出。

Remove ads

歷屆代表

更多資訊 屆數, 年份 ...

州議席演變表

更多資訊 國會議席, 州議席 ...

選民結構

拉美士國會議席族群結構比率(2018)

  巫裔(39.98%)
  華裔(45.10%)
  印裔(14.75%)
  其他族群(0.17%)

根據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採用的《2017年第四季度選民冊》,拉美士國會議席共有40,356名可投票註冊選民,其中巫裔占39.98%、華裔占45.10%、印裔占14.75%,以及其他族群占0.17%。[42]

更多資訊 拉美士國席各族群選民總覽(按百分比), 選區編號 ...

2013年大選時,拉美士國會議席共有37,714名註冊選民。2018年大選時國席增加了2,642名選民,增幅達7.01%。以族群所占選民數百分比而言,巫裔增長了3.42%、華裔減少1.37%、印裔減少0.33%,以及其他族群減少1.76%。

更多資訊 拉美士國席選民變化(按百分比), 大選 ...
Remove ads

投票區

根據2018年3月30日頒布的憲報,拉美士國會議席共分為34個投票區。[47]提名中心與計票中心則位於拉美士縣議會多用途禮堂。[48]

更多資訊 州議席, 投票區 ...
Remove ads

歷屆選舉結果

更多資訊 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2008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2004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1999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1995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1990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1986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1982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1978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更多資訊 1974年馬來西亞大選, 政黨 ...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