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

拉脱维亚的政府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拉脫維亞語Centrālā statistikas pārvalde, CSP)是在拉脫維亞共和國經濟部監督下運作的直屬行政機構,是拉脫維亞國家統計工作的主要提供者和協調者。該機構負責組織拉脫維亞各州的統計工作,並負責通過收集從受訪者那裡收集的信息而獲得可靠的數據[2]

快速預覽 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 機構概要 ...
Remove ads

歷史

拉脫維亞國家統計局拉脫維亞語Latvijas Valsts statistisko pārvaldi, VSP)於1919年9月1日成立。拉脫維亞臨時政府任命馬爾格爾斯·斯庫耶涅克斯英語Marģers Skujenieks作為第一任行政主管。他發表於1912年的著作《拉脫維亞的民族問題》被認為是當時分裂的拉脫維亞的第一個統計資料來源。從1921年起,該機構每年出版拉脫維亞文和法文的《拉脫維亞統計年鑑》。由於斯庫耶涅克斯自1926年到1937年積極參與政治,機構安排沃爾德馬爾斯·薩爾奈斯拉脫維亞語Voldemārs Salnais代理斯庫耶涅克斯的工作。占領拉脫維亞後,國家統計局主任馬爾格爾斯·斯庫耶涅克斯被捕並被槍決,而該機構的最後一次統計「月報」發表於1940年7月。

在德國占領期間,統計數據收集工作由東區總督府當局進行,並將其數據彙編在出版物「東區結構報告」(德語:Strukturbericht über das Ostland)。1945年戰爭結束後,統計局被納入蘇聯統計系統,其中大部分統計數據被視為機密。蘇聯時期的第一份統計數據彙編是1957年以拉脫維亞語和俄語出版的「拉脫維亞蘇聯國民經濟」,僅供內部使用。1987年,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更名為國家統計委員會拉脫維亞語Valsts statistikas komiteju, VSK)。

拉脫維亞重獲獨立後,對國家統計制度進行了改革,1998年國家統計委員會更名為中央統計局[3]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