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拉脫維亞語:Latvijas Padomju Sociālistiskā Republika,俄語:Латв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蘇聯歷史上的第十五個加盟共和國,設立當時為第十四個加盟共和國,卡累利阿-芬蘭被撤銷後為第十三個加盟共和國,簡稱拉脫維亞,位於東歐的波羅的海沿岸。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7月18日) |
拉脫維亞原本是獨立國家,於1940年6月被蘇聯武力吞併,7月21日設立蘇維埃政府,8月5日成為蘇聯直轄的加盟共和國。
Remove ads
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 奧古斯特·基興施泰因(1940年8月25日—1952年4月11日)
- 卡利斯·奧佐林什(1952年4月11日—1959年11月27日)
- 揚·卡倫別爾津(1959年11月27日—1970年5月5日)
- 維塔利·魯邊(1970年5月5日—1974年8月20日)
- 彼得·斯特勞特馬尼斯(1974年8月20日—1985年6月22日)
- 亞尼斯·瓦格里斯(1985年6月22日—1988年10月6日)
- 阿納托利·戈爾布諾夫(1988年10月6日—1990年5月3日)
最高蘇維埃主席
- 彼得·布里迪斯(1940年8月25日—1947年3月14日)
- 亞歷山大·馬齊西斯(1947年3月14日—1948年10月14日)
- 彼得·茲瓦格尼(1948年10月14日—1953年)
- 賈尼斯·瓦納格斯(1957年6月5日—1963年3月20日)
- 彼得·瓦萊斯卡恩(1963年3月20日—1971年7月7日)
- 亞歷山大·馬爾梅斯特(1971年7月7日—1975年7月3日)
- 瓦蓮京娜·克里比克(1975年7月3日—1985年3月29日)
- 亞歷山大·德里祖爾(1985年3月29日—1989年7月27日)
- 阿納托利·戈爾布諾夫(1989年7月27日—1993年7月6日)
部長會議主席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