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莫爾進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莫爾進動
Remove ads

物理學中,拉莫爾進動(英語:Larmor precession,以約瑟夫·拉莫爾的名字命名)是指電子原子核原子磁矩在外部磁場作用下的進動。外部磁場對磁矩施加了一個力矩:

Thumb
拉莫爾進動

其中力矩角動量為外部磁場,向量積旋磁比,它是磁矩與角動量向量的比值,角動量繞外磁場方向進動,其角頻率稱為拉莫爾頻率(英語:Larmor frequency):

其中為角頻率,B為磁感應強度

Lev Landau and Evgeny Lifshitz在一篇1935年出版的著名論文中預言了由於拉莫爾進動導致的鐵磁共振的存在,這在1946年被J. H. E. Griffiths(英國)和E. K. Zavoiskij (蘇聯)各自獨立通過實驗證實。

拉莫爾進動對於核磁共振至關重要。

Remove ads

Bargmann-Michel-Telegdi 等式

電子在外加磁場中的自旋進動,由Bargmann-Michel-Telegdi(簡稱BMT)等式[1]描述。

這裡的, , 分別是極性四向量、電荷、質量和磁矩,是電子的四維速度, , and 電磁場的強度。利用運動方程式,

可以把BMT方程式右邊的第一項改寫為 ,這裡四維加速度。這一項描述了Fermi-Walker transport,並導致了湯瑪斯進動Thomas precession),第二項則與拉莫爾進動相關聯。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