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拜占庭文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新約聖經的文本鑑別學中,拜占庭文本被視為主要的文本類型之一,也因其現存抄本數量眾多而被稱為大多數文本。東正教的新約聖經文本就採用了這種文本類型。此外,亞蘭語的別西大譯本也經常與拜占庭文本保持一致[1]。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4年4月12日) |
公認文本也是基於拜占庭文本,但在至少1830個地方與之存在差異[2],其中有1005個地方的差異會影響到翻譯。這些差異大部分微不足道,然而,拜占庭文本卻排除了約翰短句和使徒行傳8:37,這些在公認文本中是存在的。儘管存在這些差異,拜占庭文本與公認文本的一致性遠超過與亞歷山大文本的一致性,因為拜占庭文本與亞歷山大文本有6577處差異,而與公認文本的差異只有1800處。值得注意的是,拜占庭文本和公認文本之間有許多重要的一致性,例如在提摩太前書3:16,兩種文本均讀作「神」,而不是「他」。此外,兩種文本都包含了行淫婦女被抓的故事[3][4]。
伯堅(1813 – 1888)、米勒(Edward Miller,1825-1901) 均認為,儘管公認文本優於亞歷山大文本,但在某些地方仍需要根據拜占庭文本的抄本傳統進行修正。贊恩·C·霍奇斯也是當代支持拜占庭文本的著名學者之一。
Remove ads
與亞歷山大文本的差異
拜占庭文本與亞歷山大文本有6577處差異。雖然大多數差異對基要教義無影響,但有一處地方讓人不安,即彼得前書2:1-2,拜占庭文本說,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或譯:陰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
而亞歷山大文本說,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或譯:陰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
支持亞歷山大文本的學者麥資基(1914 – 2007)認為,是拜占庭文本刪掉了「以致得救」,原因要麼是抄寫時疏忽所致,要麼是抄寫員認為「漸長以致得救」在神學上不對[5]。另一位支持亞歷山大文本的學者 Edward D. Andrews 認為,得救就是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是瞬間完成的[6]。但是反對亞歷山大文本的牧師認為得救是瞬間完成的,而不是需要一個過程,認為這些加添的話「漸長以致得救」與天主教教義完美契合;在天主教教義中,得救被視為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人們永遠無法確定其結果,得救也從未被教導是藉着耶穌基督為他的信徒所做的一切而已經完成的事實[7]。
Remove ads
參閱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