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丁平德林國際機場

國際機場服務拿騷,巴哈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丁平德林国际机场map
Remove ads

林丁平德林國際機場(英語:Lynden Pindl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NASICAO代碼MYNN),也稱拿索國際機場。是位於巴哈馬首都拿索國際機場,是巴哈馬航空樞紐機場

快速預覽 林丁平德林國際機場 Lynden Pindl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概覽 ...
Thumb
前往美國航班的候機大堂
Remove ads

歷史

早期歷史

1942年12月30日,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拿索機場的前身被改為皇家空軍的基地並被命名為溫莎飛行場(以紀念溫莎公爵)。溫莎飛行場是巴哈馬的第二個機場,由美國製造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例如B-17B-24P-40)飛抵此場後準備前往北非和歐洲戰場參戰。場內還駐有聯合解放者一型和B-25轟炸機以應對德軍的潛艇攻擊。

二戰結束後,在1946年6月1日,皇家空軍撤出拿索機場,將其交還民航使用。然而在當時拿索最重要的機場是臨近市區的奧克斯飛行場(Oakes Field),即今日的托馬斯·羅賓遜體育場。1946年在華盛頓舉辦的國際民航組織加勒比地區會議上,奧克斯飛行場被建議指定為長程航班機場。奧克斯機場一直運作到1957年11月1日,同年溫莎飛行場正式轉為拿索國際機場。

2000年7月6日,拿索國際機場更並為林丁平德林國際機場,以紀念同名的巴哈馬首任總理。平德林在同年8月25日去世。

發展

2006年,機場管理方——拿索機場發展公司(NAD)和溫哥華機場服務有限公司(YVRAS)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的管理協定,以管理、運作和發展拿索機場。當時林丁平德林機場的旅客流量達到300萬人次,航班起降量達到80000次,機場已有的設備已經不堪重負。透過再開發項目,拿索機場將場內設備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並擴展了航站樓。該項目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包括設計並建設一個美國航線的航站樓。航站樓面積達22900平方米,預計耗資1.98億美元。第二階段包括徹底重建現有的美國航線航站樓,並將其改造為新的國際到達航站樓,工程預計耗資1.29億美元。第三階段包括設計建造一個占地10400平方米的國內航站樓,以及在原有的國際到達大廳位置新修一個國際出發航站樓。該工程預計耗資8350萬美元。

第一階段工程在2011年3月完工。工程一共耗資4.095億美元。航站樓新增了54000平方米的空間,在原基礎上增加21%,並能承載50%增量的旅客數量。2013年10月,工程第三階段完成。

目前林丁平德林機場共有10條廊橋。其中4條可供波音747體量的客機停靠,1條可供空巴A380停靠。

航空公司與目的地

客運

更多資訊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Remove ads

貨運

更多資訊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