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民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民战争
Remove ads

人民戰爭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主張的一種軍事鬥爭策略和動員機制,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之一。

Thumb
徐蚌會戰中為共產黨一方運輸糧草的農民

概述

人民戰爭特點主要體現在戰爭的動員機制和戰爭的群眾性以及戰爭策略幾個方面。

戰爭的群眾性是指平民積極主動參與戰爭,除了參與正規作戰之外還大量參與非正規作戰及游擊作戰,包括戰爭的物資籌運及情報收集等,通過收買和金錢誘惑或強迫平民參與戰爭的行為則不在此列。

動員機制則是將民用設施最大限度的進行軍事化轉變,使之具有軍事價值。在戰爭中比較常見。例如利比亞內戰期間,利比亞叛軍通過改裝民用豐田皮卡打擊利比亞政府軍的「皮卡戰爭」。

戰爭策略指正規軍的運動戰和游擊隊的非對稱作戰相結合,對強大的敵人進行零敲碎打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消耗和疲憊對手,迫使對方撤退或打敗對方。雖然「人民戰爭」不等同於民眾起義叛亂或恐怖主義活動,但許多局部戰爭和衝突中案例中都有「人民戰爭」的影子。

中國抗日戰爭國共內戰韓戰越南獨立戰爭越南戰爭古巴革命尼泊爾共產黨的游擊戰安哥拉內戰車臣戰爭中得到體現和實踐,主要為爭取人民,組織人民,武裝人民,進行全民戰爭,利用後備軍人游擊隊民兵等非正規軍種對敵人發動不對稱戰爭配合正規作戰。

菲律賓共產黨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等毛主義政黨將自己的軍事戰略稱為「持久人民戰爭」(Protracted People's War,縮寫為PPW)。該詞早在毛澤東時代就已出現,如毛澤東1970年5月20日聲明中有「持久的人民戰爭」一語,譯為英文即為PPW。而後《人民日報》上也出現了「持久人民戰爭」一語。[1]

Remove ads

人民戰爭列表

下列衝突被視為是共產黨發動的人民戰爭:

更多資訊 時間, 衝突 ...

在其他國家,毛派曾經或仍在嘗試發動人民戰爭: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