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按檀不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按檀不花蒙古語Алтан бух羅馬化:Altan-buqa波斯語التون بوقا羅馬化Āltūn būqā,見《史集》;13世紀?—1323年以後),是元朝皇族,元世祖忽必烈之孫,忙哥剌的兒子。

按檀不花的父親是忽必烈第三子、安西王忙哥剌,他的兄弟包括阿兒思蘭不花、阿難答等。忙哥剌受忽必烈冊封安西王,管轄原西夏(唐兀惕)地區,至元十一年(1274年)又獲封秦王,同時擁有安西王印與秦王印。至元十五年(1278年)忙哥剌去世後,其家族宗主之位及安西王印、秦王印由阿難答繼承,但後來秦王位與秦王印單獨由按檀不花繼承。官員尚文認為同一王族持有兩枚王印不合制度,於是保留阿難答的安西王位與印信,收回按檀不花的秦王印並廢除其王傅府。[1]儘管如此,按檀不花的秦王權威仍延續了一段時間: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秦王府」仍奉其命令處理事務。但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統管經濟的典藏司被廢除後,史書中再無秦王按檀不花的記載,其政治資格被認為至此喪失。

元成宗鐵穆耳去世後,阿難答與不魯罕皇后合謀奪位,卻因愛育黎拔力八達(之後的元仁宗)發動政變失敗,後被元武宗海山處決。安西王府隨之廢除,領地劃歸愛育黎拔力八達,按檀不花及阿難答之子月魯帖木兒因此失去勢力根基。按檀不花、月魯帖木兒等人曾請求恢復安西王府,遭拒後轉而參與顛覆元仁宗-元英宗父子政權的謀劃。有觀點認為,引發「南坡之變」的陝西行省曾是安西王舊地,其叛亂或與安西王府舊臣有關。至治三年(1323年),南坡之變,對元英宗碩德八剌統治不滿的勢力密謀暗殺元英宗,主謀包括御史大夫鐵失、知樞密院也先帖木兒大司農失禿兒等,及諸王按檀不花、孛剌、月魯帖木兒等。其中,作為忽必烈嫡孫的月魯帖木兒與按檀不花地位最為顯赫[2]。暗殺成功後,因缺乏擁立王族的名分,且按檀不花等人僅以恢復安西王府為目標,最終選擇擁立晉王也孫鐵木兒為新皇帝。按檀不花與也先帖木兒親赴晉王領地漠北,表示擁戴之意[3]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即位當日,月魯帖木兒復封安西王,但僅三個月後,泰定帝恐遭操控而清洗暗殺參與者,按檀不花被流放海南島[4]。此後史料再無其記載,推測不久後去世。

Remove ads

世系

  • 忽必烈(元世祖,Qubilai Qaγan,قوبيلاى/Qūbīlāī)
    • 安西王忙哥剌Mangγala,منگقالا/mangqālā)
      • 阿兒思蘭不花(Arslan-buqa,ارسلان بوقا/ārslān būqā)
      • 秦王按檀不花(Altan-buqa,التون بوقا/āltūn būqā)
      • 安西王阿難答(Ananda,اننده/ānande)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