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月球探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月球探索,指人類對月球的科學探查與觀測活動。物理探索始於1959年9月14日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探測器撞擊月表,成為首個抵達地外天體的人造物體。此前人類僅能透過地球進行遠程觀測,而光學望遠鏡的發明標誌著月球觀測的第一次飛躍——伽利略於1609年自製望遠鏡,首次詳細記錄月球表面的山脈與隕石坑地形[1][2][3]。

在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中,美國的阿波羅計畫成為迄今唯一實現載人登月的工程。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任務的太空人登陸月球正面的靜海基地,並帶回首批月岩樣本。蘇聯則側重無人探測,其「月球計畫」先後達成首次月面軟著陸(月球9號,1966年)、首輛無人月球車(月球車1號,1970年)等里程碑。
21世紀以來,中國的探測任務取得突破性進展。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並釋放巡視器「玉兔二號」[4][5]。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更完成人類首次月背樣本返回任務。當前國際探月聚焦於建立長期駐留基地:美國主導的阿提米絲計畫計畫2020年代末重返月球,中國則與俄羅斯等國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預計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設,並可能部署核反應爐解決能源需求。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