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鬥陣俱樂部
1999年美國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鬥陣俱樂部》(英語:Fight Club,中國大陸譯《搏擊俱樂部》,香港、新加坡譯《搏擊會》)是一部於1999年上映的美國黑色幽默劇情電影,改編自恰克·帕拉尼克的1996年小說《鬥陣俱樂部》,二十世紀福斯發行。為大衛·芬奇執導,並由吉姆·烏爾斯編劇,布萊德·彼特、艾德華·諾頓和海倫娜·寶漢·卡特主演。劇情圍繞在一名因失眠症糾纏的大公司職員遇上了一個地痞商人泰勒,因此共同創立了「鬥陣俱樂部」。並捲入了與一個貧窮但迷人的女人瑪拉·辛格(海倫娜·寶漢·卡特飾)的關係。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5年6月19日) |
電影公司高層並不喜歡這部電影,他們重組了芬奇原定的營銷計劃,以試圖減少預期的損失。《鬥陣俱樂部》於1999年9月10日在第56屆威尼斯影展首映,並於1999年10月15日在美國由二十世紀福斯發行。該電影在票房上未能達到電影公司的預期,並且收到了評論家的兩極反應。它被評為1990年代最具爭議和討論度的電影之一。然而,《鬥陣俱樂部》後來在家庭影音發行後獲得了商業成功,確立了它的邪典經典地位,並引發媒體重新審視這部電影。2009年,在其十周年紀念時,《紐約時報》稱其為「我們時代的代表性邪典電影」[2]。
Remove ads
劇情
主角是汽車召回員,工作和金錢都難以滿足他,而他也患有失眠,為解決此問題,他冒充其他疾病的病患,參與各種互助團體。在他遇見另一個冒充病患者瑪拉·辛格後,他在互助團體的幸福時光戛然而止,兩人協商分別參加不同團體。
在商務旅行返程途中,主角與肥皂商泰勒·德頓結識,主角回到公寓時,發現自己的家已被炸毀,他對物質上的損失感到沮喪。他打電話給泰勒並與他在酒吧見面,泰勒告訴主角,他被消費主義困住了。在停車場,泰勒要求主角打他,而兩人也因此互毆。
主角搬進泰勒的家,那是棟工業區的舊屋,他們在酒吧外不斷地互毆吸引了許多男子圍觀,之後眾人聚集在酒吧地下室,成立「鬥陣俱樂部」,定期聚會讓眾人彼此鬥毆。
瑪拉服藥過量並打電話向主角求助,主角無視瑪拉,但泰勒去她的公寓救了她。泰勒和瑪拉發生性關係,這嚴重刺激了主角,泰勒警告主角別跟瑪拉談及自己。主角威脅老闆交出公司資產以支持鬥陣俱樂部,之後他辭職了。
鬥陣俱樂部的成員逐漸增加,也包括主角在睪丸癌互助團體遇見的男子鮑伯。泰勒將成員聚集起來從事一項涉及反物質主義和反企業組織的「破壞計畫」,但不允許主角參與。主角對此計畫的成員從事的各種破壞行動越來越煩惱,並抱怨泰勒將他排除在外,而泰勒則透露他是將主角公寓炸毀的人。
鮑伯在某次破壞行動中被警方殺死,主角試圖阻止該計畫進行,他透過紙上跟蹤追查泰勒去過的城市,發現破壞計畫已遍及全國。在某個城市中,計劃中的某個成員將主角稱為「德頓先生」,主角對此感到困惑並打電話給瑪拉,發現瑪拉也認為自己是泰勒。泰勒出現在主角的旅館房間中,表示自己正是主角的另一人格;主角認為泰勒是自己在睡覺時所表現出來的個性。
主角失去了意識,當他清醒返家後,發現泰勒計畫摧毀銀行大樓之類包含信用卡紀錄的建築物來讓金融崩潰,他向瑪拉道歉後警告她身處於危險之中,希望她離得越遠越好,但瑪拉對主角的矛盾舉動感到困惑和不信任。主角試圖向警方自首,但警察也是破壞計畫的成員,他只好自己到某棟大樓內拆除炸彈,但被泰勒阻止。
在大樓頂層,泰勒用槍抵住主角,而主角意識到自己和泰勒是同一人,因此握槍者是自己。主角開槍射向自己的嘴,讓子彈從臉頰中穿出,泰勒死亡了,主角也不再投射出他的形象。破壞計畫的成員綁架了瑪拉,將他帶到大樓頂層。主角和瑪拉手牽著手,看著一棟又一棟高樓大廈爆炸傾頹。
Remove ads
演員
製作
發行
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162篇專業影評文章,其中128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79%,平均得分7.3分(滿分10分)[4]。而基於另一影評網站Metacritic上的35篇評論文章,其中23篇予以好評,2篇差評,10篇褒貶不一,平均分為66(滿分100)[5]。
《鬥陣俱樂部》獲提名2000年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但不敵《駭客任務》[6]。海倫娜·寶漢·卡特則獲2000年帝國獎最佳女演員的殊榮[7]。除此之外,電影入圍線上影評人協會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艾德華·諾頓)、最佳剪輯和最佳改編劇本(吉姆·烏爾斯)[8]。雖然沒有得到任何一個獎項,但該協會仍將其列入1999年十大電影之一[9]。電影的配樂獲提名至全英音樂獎,但敗給《新娘百分百》[10]。
- AFI百年百大電影台詞
- 「鬥陣俱樂部的第一條規則是 - 你不談論鬥陣俱樂部」 - 提名[11]
- AFI百年百大電影十周年版 - 提名[12]
社會影響
2009年5月25日凌晨,美國紐約上東城區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咖啡館發生爆炸案,無人傷亡。一名17歲嫌犯於該年七月落網,據報載,該名嫌犯動機為模仿泰勒於片中攻擊大企業的行為[13]。
審查
2022年1月,騰訊視頻上架該片,但結尾的建築物爆炸場景被黑底白字所取代,字幕寫到警方迅速查清整個計劃,一舉將他們抓獲,阻止了炸彈的爆炸。此外,泰勒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心理治療,2012年出院[14]。
原著小說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接受TMZ專訪時表示,結尾修改後的中國版本,實際上更接近他書中的結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版結局與書的結局幾乎完全一致,我的書中不是芬奇的結局,後者是更為壯觀的視覺呈現。」帕拉尼克稱:「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人把電影帶回了書中。」帕拉尼克還稱,他看到了許多美國人對中國版憤怒反應中的諷刺意味,因為他的書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是禁書。他的許多海外出版商都篡改過這部小說,使他以電影版結尾的方式結束[15]。
2022年2月,騰訊視頻恢復了電影原版結尾[1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