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摩訶殿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蒋氏家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摩诃殿map
Remove ads

29°41′10.2″N 121°16′35.5″E

快速預覽 蔣氏故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摩訶殿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一處佛堂,位於溪口鎮財神弄、中馬路交叉口,由蔣中正元配毛福梅建於1931年,供奉武嶺蔣氏先祖蔣宗霸,毛福梅死後亦葬於此[1]:31。摩訶殿占地面積7524平方公尺,建築由佛殿和墓廬組成。1946年,摩訶殿曾作為武嶺學校小學部校舍使用,學校遷出後的1989年曾進行大修[2]:23。2006年,摩訶殿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歷史

摩訶殿供奉的是武嶺蔣氏先祖蔣宗霸。蔣宗霸為後梁人,是蔣氏南遷寧波的第二代,也是最早遷居溪口附近的蔣氏先祖。蔣宗霸信佛,人稱「摩訶居士」,曾拜同鄉布袋和尚為師,晚年建鄞縣小盤山彌陀寺,死後葬於寺旁[1]:31,蔣氏族人也稱其為「摩訶太公」。摩訶殿選址處原名養松園,曾種植有巨松和香樟[4]:50,蔣經國童年時也曾在此玩耍[3]。1931年摩訶殿建造時,毛福梅已與蔣中正離婚,但仍住在蔣氏豐鎬房,而摩訶殿則成為毛氏和蔣家女眷念經拜佛的場所。1939年12月12日,毛福梅死於日軍轟炸,蔣經國在料理喪事時,認為摩訶殿是母親生前喜愛的地點,將母親靈柩暫厝於摩訶殿北[4]:49,50。1941年日軍占領溪口後,挖開毛福梅墓並揭開棺木,此後由鄉人重新埋葬[5]

抗日戰爭結束後,蔣經國選定摩訶殿東側為毛福梅正式墓地,1946年12月下葬,沈鴻烈楊森等要員和蔣緯國夫婦出席葬禮[1]:32。當年,摩訶殿改為武嶺學校小學部,大殿改為學校禮堂,兩側新建廂房作為教室[2]:23。1947年清明節,蔣中正回鄉掃墓時,曾攜宋美齡至毛氏墓前行鞠躬禮[2]:16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嶺學校小學部改為溪口鎮中心小學,1987年遷至原溪口中學所在地[6]:96文化大革命期間,毛福梅墓遭到破壞,1979年修復[4]:51。摩訶殿於1989年得到維修,重塑蔣宗霸像,恢復了祭祀功能[2]:23。此後,蔣氏後人蔣孝嚴蔣友松等人曾至摩訶殿和毛福梅墓祭拜[7][8]

Remove ads

建築

Thumb
摩訶殿平面圖

摩訶殿位於溪口鎮中心,由殿宇和墓冢兩部分建築組成,東西長132.4公尺,南北寬53.6公尺。殿宇坐東朝西,墓冢及墓廬在東南角開門[3]

殿宇由中軸線上的山門和誦經堂及南北廂房組成。山門為硬山頂建築,面闊三間深四間,正脊塑「福」字,現有門額「摩訶殿」三字為1989年由奉化書法家孫信德題寫。山門兩壁有磚雕、木雕和彩繪,月梁、撐栱有浮雕神話故事。誦經堂為摩訶殿正殿,坐西朝東,為兩層重檐硬山頂建築,方頭雙肩山牆。正脊塑福祿壽三星,殿前後分別有匾額寫有「瞻宗留史」和「誦經堂」,殿內塑有蔣宗霸座像。南北廂房各11間,為兩層硬山頂建築,兩側開門,西側與正門相通,東側與墓冢相通,兩棵樹齡500年的樟樹為原養松園所留[3]

墓冢位於殿宇西面,為邊長9公尺的正方形,墓圈為條石砌築,上有梅蘭竹菊浮雕。墓前有方形拜台,卵石鋪地,正中有松鶴浮雕。墓前石碑高3.05公尺,寬1.17公尺[3],碑文為吳敬恆題寫的「顯妣毛太君之墓」,上款為「男經國敬立」,下款為「吳敬恆拜題」。戴季陶曾經題寫「蔣母毛太夫人之墓」,但最終並未使用[2]:160,161。墓前有石庫門,門額為「慈園」,內有照壁。墓東有坐北朝南的硬山頂墓廬三間,為後世新建[3]

Remove ads

保護

快速預覽 外部圖片連結 ...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撥款修復毛福梅墓在內的四座蔣中正家族陵墓[9]:1007。1987年,溪口中心小學遷出摩訶殿後,摩訶殿進行了大修,重塑蔣宗霸像,內設蔣氏先祖和蔣中正祭祖相關圖片展,墓廬中則設置毛福梅和蔣氏父子相關生活照展覽[2]:23。2006年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時,摩訶殿和蔣母墓蔣氏宗祠等建築以「溪口鎮建築群」的名義併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蔣氏故居[3]

圖片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