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正黨
韓國已解散的保守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正黨(韓語:바른정당/바른政黨 Bareunjeongdang)是韓國的一個已解散保守主義政黨,於2016年末臨時籌劃、2017年1月24日正式成立。此黨主要由當時的執政黨新世界黨的反朴槿惠派系分裂組成,2017年1月7日之前暫定名為改革保守新黨(韓語:개혁보수신당/改革保守新黨 Gaehyeokbosusindang),曾為國會第四大黨,第三大在野黨,2018年與中間派政黨國民之黨合併為正未來黨。
Remove ads
歷史
韓國保守派陣營內反朴槿惠的勢力由來已久,早於200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大國家黨黨內反朴槿惠派系支持前首爾市長李明博競選總統,使得李明博以微弱差距擊敗朴槿惠成為大國家黨的總統候選人,此後部分朴槿惠的支持者支持前總統參選人李會昌脫黨參選,李明博當選總統後,親李派在國會選舉前的公薦中對親朴派採取「公薦屠殺",迫使部分非朴派退黨參選,此後親朴派又重歸大國家黨(朴槿惠並未脫離大國家黨),並隨著朴槿惠當選總統而重新掌控黨權。
崔順實干政風波於2016年末爆發後,朴槿惠遭受空前的黨內外反對聲音,要求她馬上下台負責。然而,朴槿惠只開出了在2017年4月提前下台無需問責的條件[1]。同年12月9日,韓國國會以234票,包括172名在野黨國會議員及62名執政黨議員支持通過朴槿惠彈劾案,顯示出新國家黨黨內超過10位以上的親朴派議員倒戈,在彈劾時投下贊成票,讓非朴派議員更強烈地要求以親朴出身的黨魁李貞鉉所組成的領導團隊下台[2],迫使李貞鉉在同年12月21日率領黨中央人員總辭。然而黨內機關依然由親朴人士鄭宇澤掌控,非朴派仍要求鄭宇澤任命非朴派代表人物、前國會院內代表劉承旼擔任非常對策委員長,否則非朴派將退出新世界黨,但遭拒絕。[2]這令非朴派認為黨內未有決心推動改革,因而29名非朴派議員於27日宣布退黨,成立改革保守新黨[3][4]。2017年1月8日,改革保守新黨正式命名為正黨[5],並於24日舉行建黨大會[6]。正黨的建立使共同民主黨僅半年便重奪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在此之後,韓國政壇成為「四足鼎立」的局面。
正黨在201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中推舉了劉承旼作為黨代表參選。然而,他的支持度一直為五人中最低。正黨的低迷人氣及過於保守的政見,讓正黨藉着反朴槿惠而帶來的人氣逐漸消散。在三次電視辯論後,劉承旼儘管表現優異,但他本人的支持率甚至被無力造勢的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所蓋過,跌落至五大候選人最後一名。他出動「秘密武器」,靠外貌清秀的女兒搶到曝光率,但無助洗脫其保守派(脫離新國家黨)的「叛徒」形象。5月1日,14名正黨議員選擇支持洪准杓,回流至自由韓國黨(原新國家黨),令正黨在國會議席減少至20席[7]。最終劉承旼在大選中僅得6.76%選票落敗[8]。
大選結束之後,正黨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相反自由韓國黨在選後迅速選出新黨首洪准杓[9]。洪准杓於11月初開除朴槿惠黨籍[10],正黨9名國會議員趁勢重返自由韓國黨[11],正黨失去了交涉團體資格。洪准杓在此之後進一步宣布自由韓國黨「不再接納正黨議員[12]」。新當選黨代表的劉承旼決定同民調同樣陷入低迷的國民之黨合作,兩黨部分議員組成「國民統合論壇」[13]。2018年2月13日,正黨和國民之黨完成統合,定名為正未來黨[14]。
Remove ads
領導層
任次 | 姓名 | 職銜 | 就任日期 | 離任日期 |
1 | 鄭柄國 | 代表 | 2017年1月24日 | 2017年3月10日 |
臨時 | 朱豪英 | 代表權限代行 | 2017年3月10日 | 2017年6月25日 |
2 | 李惠薰 | 代表 | 2017年6月26日 | 2017年9月7日 |
臨時 | 朱豪英 | 代表權限代行 | 2017年9月7日 | 2017年11月13日 |
3 | 劉承旼 | 代表 | 2017年11月13日 | 2018年2月13日 |
任次 | 姓名 | 職銜 | 就任日期 | 離任日期 |
1 | 朱豪英 | 院內代表 | 2016年12月27日 | 2017年11月13日 |
臨時 | 金世淵 | 院內代表權限代行 | 2017年11月13日 | 2017年12月22日 |
2 | 吳晨煥 | 院內代表 | 2017年12月22日 | 2018年2月13日 |
主要選舉記錄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