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故事會

中文期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故事會》是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故事雜誌,創刊於1963年7月[1][2][3][4][5],版面為32開,其間經歷數次改版。現今《故事會》每期銷量在400萬冊左右,在中國期刊類書籍中銷量第二(排名第一的為《讀者》)。1998年時候的調查表明《故事會》在世界所有期刊銷量中排名第5[6]

快速預覽 故事會, 主編 ...

《故事會》現為半月刊,分為「上半月·紅版」與「下半月·綠版」。

故事會的歷史

出版《故事會》的上海文藝出版社最早是由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和其他一些小出版社進行合併而成,《故事會》是上海文藝出版社發行的第一本廣泛銷售的雜誌。

Thumb
一本新版的故事會

1985年,《故事會》的銷量突破700萬冊[1],第一期達到了724萬冊,隨後的第二期再次刷新了這個紀錄、達到了726萬冊。同年年底,故事會的售價由2角4分增加到3角。

四年後的1989年,《故事會》的售價首次突破五角,為5角5分。又過了四年,1993年,雜誌的售價漲到1元。從這年開始,《故事會》的訂數開始穩定下來,每期約為300萬冊。其間的1990年,還經歷了一次銷量暴跌10%的低谷。

2004年,《故事會》改版為半月刊,增加了20頁全彩頁,用紅、綠二色區分一個月的兩個版本。新版本的《故事會》增加了「三分鐘典藏故事」和其他一些欄目,豐富了雜誌內容。

2005年,《故事會》的排版方式由整頁排版改為左右兩排方式。同年,故事會開始採用短信投票選優秀文章的方式,成為平面媒體和通訊工具聯合的又一範例。

Remove ads

故事會的標誌:說書俑

Thumb
故事中國網(《故事會》主辦)的標誌,左邊即說書俑。

故事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它沿用了幾十年的標誌——說書俑,這尊出土於1957年的東漢陶質雕塑形象地描繪了一個說書人進行故事講述的場景,也有人稱為「說唱俑」或「成相俑」。

《故事會》已經把「說書俑」形象註冊為商標[6][2],可以說,說書俑已經成為《故事會》的一個特定標誌。

雜誌欄目

  • 笑話
  • 阿P系列幽默故事
  • 民間故事金庫
  • 外國文學故事鑑賞
  • 我的故事
  • 新傳說
  • 傳聞逸事
  • 東方夜談
  • 情感故事
  • 海外故事
  • 3分鐘典藏故事
  • 法律知識故事
  • 網文熱讀
  • 幽默世界

衍生雜誌

  • 校園故事系列
  • 人生故事系列
其中有阿P故事系列、喝酒故事系列、打工故事系列、十六歲故事系列等十幾類。

雜誌榮譽

  • 1997年和1999年,《故事會》連續兩屆入選中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列表。
  • 第一屆和第二屆國家期刊獎[6][7]
  • 連續26年平均月銷量突破300萬冊
  • 《故事會》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6]
  • 曾獲「讀者最喜愛的全國十大雜誌」榮譽[6]

故事會面臨的困擾

由於近年來故事講述類雜誌越來越多,《故事會》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加之盜版的猖獗,《故事會》的壓力越來越大。隨著時代的進步,《故事會》也在改革,但是故事不免有時候會有些情節重複,致使讀者產生審美疲勞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