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救主慈悲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救主慈悲像是一幅耶穌基督的聖像畫,起源於波蘭修女聖女傅天娜發起的敬禮。傅天娜在日記中稱自己在1931年於神視中看見了耶穌,並按耶穌的要求繪製了此聖像畫,耶穌許諾敬禮此聖像的人會得到多種恩寵。

該聖像畫有多個版本。在大多數版本中,耶穌舉起右手祝福,左手則指向聖心。從聖心中流出紅白兩道光線,紅光象徵著基督的寶血,白光則象徵著代表使靈魂成義的水。聖像畫上有「耶穌,我信賴你」(波蘭語:Jezu ufam Tobie)的文字。
該聖像畫最早的版本是畫家尤金紐什·卡齊米羅夫斯基在傅天娜的指導下,於維爾紐斯完成的。之後其他畫家又創作了數個版本,其中阿道夫·海拉在克拉科夫創作的版本十分流行。這些聖像畫在世界各地受到敬禮,並用於慈悲主日中。除了天主堂,在一些聖公會教堂中也可見到此聖像[1]。
Remove ads
歷史

1925年,傅天娜進入了華沙的仁慈聖母修院[2][3]。在之後幾年裡,她稱自己多次在神視中看見耶穌,並與耶穌對話,這些內容被記錄在日記上並在之後被出版[2]。她的告解神師是米哈烏·索波奇科,一名司鐸和神學教授[2][3]。
1930年,傅天娜被派往波蘭普沃茨克的修院。傅天娜在日記中稱,1931年2月22日星期日晚上,耶穌在她面前顯現。耶穌身著白衣[4][5],一手舉起作祝福的姿勢,另一隻手則觸碰胸前的衣服,從胸口射出一紅一百兩道強光[4][5][6]。
傅天娜在日記中(第一冊,47-48)寫到,耶穌要求她按照自己看見的形象創作一幅聖像畫,並寫上「耶穌,我信賴你」。耶穌希望這幅聖像從傅天娜的小堂開始,直至世界各地都受到敬禮[2]。
事後,另一位修女克里斯汀稱那天晚上的光線透過了窗戶,連街道對面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因此認為那是實在的現象而非幻覺[4][7]。
由於傅天娜不會繪畫,在嘗試向修院的其他修女尋求幫助未果後,她嘗試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勒這幅畫像,但收效甚微[3][8]。在日記中(第一冊,53),傅天娜稱耶穌在神視中告訴她她會獲得一個「有形的幫助」。1932年11月,傅天娜離開了普沃茨克並回到華沙。1933年3月,她被派往維爾紐斯的修院做園藝工作[9]。
傅天娜在維爾紐斯認識了米哈烏·索波奇科神父,他剛被任命為修女們的告解神師[9]。在索波奇科的支持下,畫家尤金紐什·卡齊米羅夫斯基完成了第一幅救主慈悲像[3][4][9],這也是唯一完全忠於傅天娜的神視的版本[4]。傅天娜逝世後,其他藝術家也相繼創作了自己的版本,其中阿道夫·海拉的版本最為流行[10]。
Remove ads
宗教意義
2000年4月,傅天娜被列聖後,天主教對救主慈悲及救主慈悲像的敬禮流行了起來[11][12]。比起神學家,這種敬禮在一般信徒中更加流行[13]。本尼迪克特·格羅舍爾認為在2010年有超過1億天主教徒進行這種敬禮[13]。
在傅天娜的日記中,聖像畫上的光被與生命和救贖聯繫起來[14][15]。傅天娜還寫到耶穌強調了這幅聖像畫是救主慈悲敬禮的重要部分[16]。因此,天主教的敬禮將這幅聖像畫作為傳遞救主慈悲信息的「聖寵的管道」[17]。
傅天娜還寫到這幅聖像畫與救主慈悲主日的關係。她稱耶穌希望這幅聖像畫在復活節後的第一個主日被隆重祝福[2][18]。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設立了救主慈悲主日,並將它列入羅馬禮儀通用日曆中[19]。在救主慈悲主日的遊行中,救主慈悲像常被展示並安置在教堂中的某個位置,以供參與彌撒的人敬禮[11]。
對救主慈悲像的敬禮還包括慈悲串經和九日敬禮[2][20]。梵蒂岡的傅天娜傳記提到救主慈悲像的敬禮是傅天娜的第二個使命(祈求天主對整個世界的慈悲)的一部分[21]。在帶有「耶穌,我信賴你」的救主慈悲像前祈禱,不僅是一種敬禮形式,還被列為在救主慈悲主日獲得大赦的條件之一[22]。
Remove ads
版本
救主慈悲像的第一個版本是尤金紐什·卡齊米羅夫斯基在維爾紐斯創作的,並受到傅天娜及她的告解神師索波奇科的指導。索波奇科是維爾紐斯大學的神學教授,卡齊米羅夫斯基則是該大學的藝術教授,他還創作了其他宗教畫。正是索波奇科將傅天娜介紹給了卡齊米羅夫斯基。傅天娜給了卡齊米羅夫斯基關於畫像外觀和姿勢的具體指示,她說這是她在神視中看見的耶穌的形象。索波奇科則身披祭衣作為模特,並與傅天娜定期訪問齊米羅夫斯基的工作室。完工的畫像並未讓索波奇科和傅天娜滿意,但傅天娜後來寫到耶穌告訴她畫像美觀與否並不重要,因為真正的美麗是耶穌將通過聖像給予人們的祝福[23]。
1934年,聖像在完工後先是被安置於聖彌額爾教堂附近的伯納丁修院,索波奇科在那裡擔任院長。傅天娜在日記中寫到耶穌讓她告訴告解神師這幅聖像更適合被放在聖堂而不是修院的走廊里。1935年4月26日至28日,這幅聖像在維爾紐斯的黎明門教堂首次公開展示[6]。1937年復活節後的第一個主日(即日後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設立未救主慈悲主日的日子),這幅聖像在維爾紐斯的聖彌額爾教堂展示[24]。索波奇科將這幅聖像和它在各種靈修材料的小型複製品用於推廣救主慈悲敬禮[23][25]。
1948年,蘇聯當局封禁了聖彌額爾教堂,之後占領了立陶宛。這幅聖像此後一直保存在在廢棄的教堂中。1951年,兩位維爾紐斯的虔誠婦女布羅內·米尼奧泰特和雅尼娜·羅澤維奇從一名警衛手上買下這幅畫,並將其藏在閣樓里。後來,出於安全考慮,她們將畫交給了道明會聖神堂的本堂神父,但他決定不在教堂中展示這幅聖像。此時索波奇科已搬到波蘭,但無法隨身攜帶這幅畫,他向朋友約瑟夫·格拉塞維奇表達了對這幅畫的擔憂,格拉塞維奇設法取得了這幅畫,並將它轉移到白俄羅斯新魯達,安置於自己擔任本堂神父的聖堂內。在那裡,這幅聖像被當地信徒展示和敬禮。1970年,蘇聯當局封禁了該教堂並將其用作倉庫,但這幅聖像依然被掛在廢棄的教堂內,當地信徒繼續秘密地對其進行敬禮。1986年,格拉塞維奇將聖像替換為複製品,將原件秘密運回維爾紐斯的聖神堂,並在那裡對聖像進行了修復,這一修復顯著改變了聖像的外觀。之後聖像被展示並供奉在聖神堂里。2003年,這幅因曝光、清洗和修復而面目全非的聖像被專業地恢復到原樣。2005年,聖像被搬到維爾紐斯的救主慈悲聖殿的主祭台上方[23][25]。
Remove ads
為感謝家人在二戰中倖存,阿道夫·海拉創作了救主慈悲像的另一個版本作為還願品。
海拉通過修道院的修女獲得了傅天娜日記的描述和初始版本的一個小複製品。海拉版本的形象與卡齊米羅夫斯基的有些不同,前者將耶穌塑造成治癒世人的「神醫」。他讓耶穌貼近觀眾,而不僅僅是站著。基督的右手高高舉起進行祝福,並注視著觀眾的眼睛。海拉版的最早版本中有鄉村風景的背景,但在後來的複製品中被刪除,因為它被認為是「非禮儀性的」。
海拉的這個版本也被稱為「克拉科夫的救主慈悲像」,因為它被安置在克拉科夫的救主慈悲聖殿中。

在海拉完成他的版本之前,修女們委託斯坦尼斯瓦夫·巴托夫斯基創作了一個版本,但它毀於一場大火。巴托夫斯基因此又創作了一個版本,這個版本與海拉版幾乎同時被送到修院。當時薩皮耶哈樞機恰巧在修院中,樞機選擇了海拉的版本,因為這是出於還願而奉獻的[26]。還有其他畫家創作了救主慈悲像,但海拉的版本是被複製最多的[10]。
1982年,美國畫家羅伯特·斯肯普創作了一個版本[27]。在這個版本中,耶穌站在拱門前,頭上有更清晰的圓光。對救主慈悲的敬禮在菲律賓十分流行,而斯肯普和海拉的版本是在菲律賓最常見的版本。
1987年,斯維托扎·涅紐克也創作了一個版本,這個版本是基於原始版本的演繹。
禁止
1959年,出於多種原因,聖座禁止了該聖像及對它的敬禮。一些波蘭主教質疑傅天娜的說法,並對聖像上與波蘭國旗相似的紅白圖案感到不適[28]。據報道,波蘭神父將聖像上的光線解釋為國旗的象徵[29]。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十分支持傅天娜,在他的壓力下,禁令於1978年4月15日被解除[28]。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