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良十世

天主教會第217任教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良十世
Remove ads

良十世拉丁語Leo PP. X;1475年12月11日—1521年12月1日)原名若望·迪·羅倫佐·德·麥地奇(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1513年3月11日當選教宗,同年3月19日即位至逝世為止。[1]良十世生於佛羅倫斯共和國,為洛倫佐·德·麥地奇次子,早年是佛羅倫斯共和國統治者。

快速預覽 教宗 良十世Leo PP. X, 當選 ...
快速預覽 良十世 的教宗敬稱, 參考敬稱 ...

馬丁·路德在他任內的1517年貼出《九十五條論綱》,引發宗教改革

其堂弟儒略·迪·朱利亞諾·德·麥地奇後來也成為教宗克萊孟七世

Remove ads

人格

良十世以聲色悅耳、生性樂觀著稱[2] 他擅長演講,舉止優雅,其書信手跡(書法)亦極為優美。[3]他對音樂、戲劇、詩歌以及古代與現代的經典作品都著迷不已,尤其偏愛那些兼具機智與學識的作品; 他也熱衷於即興創作拉丁文詩歌。[4]他說,「讓我們享受教宗的職位,因為天主已經賜給我們了。」這無疑表明了他天性中的享樂傾向,以及面對崇高莊嚴的教宗職責時那份明顯的漫不經心。[5] 儘管性格如此世俗化,良十世依然會進行禱告齋戒,並在舉行彌撒前公開懺悔; 他也嚴肅認真地參與教會的各項宗教儀式。[6]

過去,良十世長期遭到駭人聽聞的誹謗攻擊,被指責生活放蕩、褻瀆神明、信奉無神論,甚至被指控犯有謀殺罪。然而,這些指控在經歷19世紀歷史學家威廉·羅斯科及20世紀歷史學家路德維希·馮·帕斯托爾(Ludwig von Pastor)的研究後,均被認為缺乏實證支持。[7] 著名的哲學家大衛·休謨曾評估說,良十世過於聰明,以至於難以(或不願)全盤接受天主教會的所有教條。 休謨認為良十世是公認最傑出的教宗之一,他仁慈、樂善好施、慷慨大方、待人友善,是各類藝術(尤其是音樂和建築)的熱心贊助者,也是各種美德的典範。 [8]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改革的早期階段(1518年),當馬丁·路德應教宗特使要求對其主張進行解釋時(作為當時一次調解努力的一部分),路德在其信函中甚至也稱贊了良十世的個人品德。[9]

「我沒有那麼愚蠢,要去攻擊一位大家都稱讚的人。」威尼斯大使馬力諾喬吉的最終報告,支持休謨對良十世的評價:仁慈,俱有各種天賦。[10] 寫於1517年3月的報告指出了良十世的一些主要性格:[11]

教宗脾氣溫和,慷慨大方,審慎使用權力,熱愛和平;他從不想捲入戰爭,除非被他的追隨者糾纏進去。他熱愛科學,對於文學和教會規條都有很高的造詣。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家。

歷史學家巴巴拉·塔奇曼在她的《愚政進行曲》(The March of Folly)中對六位文藝復興教宗作了批判性研究,並支出其治理缺點,良十世是其中的第五位。

Remove ads

譯名列表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