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策(1882年—1959年),原名文耆滿族,籍貫不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楊策早年留學日本,入法政大學、警察監獄學校[2],其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歸國後,他在各衙門當差,曾任吉林巡警局局長[2]、長春自治局科員、自治籌辦處參議[3]清朝預備立憲期間,他曾被選為進京請願的代表,參加國會大請願[1]辛亥革命南北議和時,吉林代表楊策曾在上海見過孫中山[4]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他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5]中華民國初年,在陳昭常任吉林都督期間,楊策和劉哲不顧陳昭常的旨意,在民間發起親日運動,並成立了中日國民協會[6]1924年5月,段祺瑞政府派柯劭忞王樹枏王照賈恩紱江庸湯中王式通鄧萃英(1927年10月由楊策代)、胡敦復熊希齡(1925年9月辭任,改派梁鴻志)、鄭貞文等11人為中日合作成立的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中方委員。[7]

1928年,日本特務豐琦聯絡吉林省議會副議長兼天圖鐵路局局長程科甲、吉林省教育廳廳長劉芳圃成立了興業土木公司。隨後,文光中學董事長楊策等人也應邀參加。程科甲、劉芳圃、楊策均為「好漢承」股東,即不出股金而享受紅利的股東。吉林法政專科學校校長李倫三因覬覦教育廳廳長之位,吉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張乃仁同關內的中國國民黨有聯繫,故他們鼓動了由這兩所學校的學生控制的吉林城的學生聯合會組織了以打倒賣國賊為口號的學生運動。在此次學生運動中,學生們一度包圍了楊策的家,並在他的家門上粘貼了大量標語和宣傳畫。最後學生的請願活動在吉林督軍署門口被張作相的衛士長指揮馮占海的三十四團鎮壓。[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