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麻壯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麻壯語
Remove ads

文麻壯語,又稱岱壯語,是壯語的一種,屬中部台語支,通行於雲南省文山麻栗坡馬關開遠等地,在紅河州也有分布,最大的密度出現在文山市(一半壯族)和硯山縣(壯族人口的20%)[3],使用人數約有10萬人。

快速預覽 文麻壯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 ...

名稱

下面是指稱文麻壯語使用者的不同外名與內名[4]:43

  • 濮岱pʰu55 ʔdaːi31, pʰu22 taːi11
  • 土僚、土老
  • 土族
  • 濮僚(古漢語外名)

方言與分布

江子揚依調類分合的模式,將文麻壯語分為4種方言[4]

  • 北部方言:搭頭土;黑土佬。分布在文山市北部和硯山縣西部。
  • 中部方言:平頭土;河岸土佬。分布在文山市周邊和攀枝花鎮。
  • 南部方言:尖頭土。分布在麻栗坡縣和馬關縣。
  • 東北方言:偏頭土。分布在廣南縣和硯山縣東部。

在越南,Thu Lao語(自稱:La Hừ,意為「黑土」)分布在下列7個村(Nguyễn 2014)。[5]:14

  • 老街省猛康縣
    • 左嘉丘社
      • 羅噓村(48戶,228人)
      • 羅芒村(26戶,123人)
      • 龍勝村(15戶,71人)
    • 清平社曹從村(5戶,28人)
  • 老街省新馬街縣
    • 滔諸坪社新齋村(42戶,199人)
    • 本迷社匡風村(29戶,138人)
    • 難振社左齋村(71戶,337人)

Jerold Edmondson將其描述為有約200人使用的中部台語支語言,保持了濁聲母,這與高平省重慶縣岱依語很像。[6]

《雲南民族識別綜合調查報告》報告了一個台語族群,稱作擺彝,生活在文山市馬關縣河口瑤族自治縣橋頭苗族壯族鄉。該報告認為它和傣仂語很像。擺彝在河口被分為傣族,在文山和馬關則被分為壯族。在1960年,擺彝人口有6958人。[7]

Remove ads

音系

許多文麻壯語方言都保留了原始台語的濁塞音[8]。蒂拉班·琅東坎將有濁塞音的方言稱為「Dai Tho」,沒有的是「Tai Tho」。

另見

參考

閱讀更多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