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斐洛
羅馬哲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斐洛(拉丁語:Philo,古希臘語:Φίλων,希伯來語:יְדִידְיָה,前20年—50年)是生於亞歷山卓的猶太裔哲學家和政治家。斐洛是嘗試將宗教信仰與哲學理性相結合的第一人,故在哲學史和宗教史上有獨特地位,更被視為希臘化時期猶太教哲學的代表人物和基督教神學的先驅。他的哲學對猶太教和其後的基督教發展有極深遠影響。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4月6日) |
生平
斐洛與耶穌是同時代的人物。斐洛的母語是希臘語,運用的是希臘語的《聖經》(七十士譯本)。斐洛認為《聖經》的希伯來語經卷(即舊約)與當時的希臘哲學是和諧一致,故致力於使猶太教的信仰哲學化。他主張用揣測寓意的方法去解釋《聖經》。
斐洛主要受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新畢達哥拉斯主義、犬儒學派和斯多噶哲學等的哲學思想影響,他特別推崇柏拉圖的學說。斐洛認為人無法理解上帝,上帝是超乎一切界限的,只能知道上帝是存在。既然不能理解神,自然便不可能用任何名字稱呼上帝。斐洛認為神對世界的作用須透過「邏各斯」,作為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斐洛主張人除了血肉軀體外,還有一個不死的靈魂。而靈魂的死只不過一種比喻說法,靈魂是不死的。由於運用柏拉圖的哲學思想,這為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模式和理論提供了基礎藍圖。斐洛對早期的基督教教父們,如俄利根,影響是顯然易見的。雖然斐洛不是基督徒,但因其哲學促成了早期基督教的希臘化,故此作家恩格斯在著作《布魯諾·鮑威爾和早期基督教》中,更稱斐洛為「基督教真正的父親」。
Remove ads
家族
羅馬帝國知名將領提比略·尤利烏斯·亞歷山大為斐洛的侄子。
著作
- 《論世界的創造》
- 《摩西生平》
- 《論賞罰》
- 《論律法》
- 《論犧牲獻祭》
- 《論夢》
參考
- 大英百科全書 - 斐洛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