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斜果狸藻

狸藻科狸藻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斜果狸藻
Remove ads

斜果狸藻[1][注 1]學名Utricularia minutissima)為狸藻屬一年生小型或者極小型陸生食蟲植物。其種加詞minutissima」來源於拉丁文minutus」,意為「小型、微小」,指其植株體型。斜果狸藻分布於亞洲,包括緬甸柬埔寨中國大陸江西江蘇廣西福建)、香港台灣(僅限於金門)、印度印尼日本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還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亞婆羅洲新幾內亞蘇門答臘[3]斜果狸藻紫花白心,花冠具有2黃斑,也有白花型。有時會被誤以為是長距狸藻U. caerulea紫花狸藻U. uliginosa,而同下的傑弗里狸藻U. geoffrayi長毛狸藻U. longeciliata也與斜果狸藻的外觀近似。

快速預覽 斜果狸藻, 科學分類 ...

1804年,馬丁·瓦爾最早發表了斜果狸藻的描述。斜果狸藻陸生於泥質或砂質的潮濕開闊地中,海拔分布範圍為0至2100米。[3]

Remove ads

形態特徵

Thumb
斜果狸藻的捕蟲囊
Thumb
斜果狸藻的裂開的蒴果與種子
Thumb
白花型斜果狸藻的花朵

斜果狸藻為一年生陸生草本。其匍匐枝具稀疏的分枝。[1]

斜果狸藻的葉長0.3至2公分,寬0.5至2公釐,為線形或狹倒卵狀匙形,頂端為鈍形。莖基部的葉為蓮座狀,匍匐莖上的葉為散生。葉通常在植株開花前凋萎。[1]

斜果狸藻的匍匐枝及葉上都具捕蟲囊。捕蟲囊為寬卵球形,長約0.2公釐,側扁,具柄。囊口開於側面,上唇具1條不分枝的鑽形附屬物,下唇具成排頂生偏斜腺頭的齒狀突起。[1]

斜果狸藻的花序長3至12公分,中上部具1至10朵花。花序軸為絲狀,直徑0.2至0.4公釐,具少量與苞片同形的鱗片。苞片為狹卵形,頂端為急尖,長0.8至1公釐。存在小苞片,形狀與苞片類似。花梗為絲狀,長約1公釐。花萼2裂至基部,裂片為寬卵形,長1至2公釐;上唇的末端為鈍形,下唇的末端微凹。花冠長2.5至7公釐,淡紫色至白色;上唇為狹長圓形,頂端微凹或圓形,下唇近圓形,頂端具3個圓齒;喉凸隆起;距為鑽形,頂端為鈍形,長於下唇並與其呈銳角。雄蕊花絲為線形,2藥室匯合。雌蕊子房為卵球形,花柱粗短,柱頭上唇為正三角形,下唇為半圓形。花期為9至11月。[1]

斜果狸藻的蒴果為長圓狀卵球形,長1.5至2公釐,室背開裂。種子近球形,長0.17至0.2公釐,表面具網狀突起。果期為11至12月。[1]

Remove ads

生態關係

斜果狸藻陸生於潮濕的砂地、岩石表面或沼澤中。其分布於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寮國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日本澳大利亞[1]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