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斡歌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斡歌連·扯兒必(蒙古語:Өгэлэн чэрби,羅馬化:Ögele Čerbi,波斯語:اوکلا جربی,羅馬化:Ūkla Jarbī,見《史集》)是13世紀初蒙古帝國的千戶長之一,出身阿魯剌惕部,漢文史籍如《元朝秘史》作斡歌連、斡格來、斡格列、斡歌列,《元史》作斡闊烈闍里必。
生平
斡歌連出身阿魯剌惕部,是後來擔任右翼萬戶長的博爾朮之弟[1]。《史集》誤記其為雪尼惕部出身[2],可能是與多豁勒忽·扯兒必混淆所致。
鐵木真首次稱汗後,斡歌連與多豁勒忽、者台、合赤溫·脫忽剌溫一同被任命為最初的箭筒士(豁爾赤、Qorči)[3]。1203年,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後重組蒙古軍制,奠定了千戶制與怯薛(親衛隊)制度的雛形。此時斡歌連與朵歹、多豁勒忽、脫欒、不察闌、速亦客禿等人被任命為侍從(扯兒必),擔任怯薛長官[4]。
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後,怯薛規模擴大至萬人,斡歌連擔任其中一千名侍衛軍的長官[5]。與他同時編組入隊的七十名侍衛,被稱為大侍衛[6]。窩闊台即位後,他卸任怯薛長官,轉任千戶長,在《史集・成吉思汗紀》的「千戶長名單」中列為左翼第19位[2]。窩闊台滅金朝後,分封投下領給諸王、勳臣,即「丙申年分撥」。斡歌連獲封廣平路分地。該封地隸屬於以博爾朮繼承者孛欒台為代表的「右手萬戶三投下」,包括阿魯剌惕部的博爾朮、斡歌連,斡羅納兒部的巴歹、乞失里黑,以及晃豁壇的一部[7]。
Remove ads
世系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