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韋特蘭娜·阿利盧耶娃

作家,斯大林女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
Remove ads

斯韋特蘭娜·約瑟福芙娜·阿利盧耶娃[a](1926年2月28日—2011年11月22日),原姓史達林娜[b]喬治亞裔作家,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之女兒。在蘇聯清除史達林時代的思想之際,1967年從蘇聯逃到美國進行政治避難,隨後加入美國國籍並成為一名作家,憑著對於後代生活的討論,在蘇聯解體之際聲名大噪。

快速預覽 斯韋特蘭娜·阿利盧耶娃, 出生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1926年2月28日,斯韋特蘭娜出生在莫斯科,其母親是史達林的第二任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娜傑日達於1932年11月9日死去,當時斯韋特蘭娜年僅6歲。根據官方的說法娜傑日達原有闌尾炎,後發展為腹膜炎而死去。但根據斯韋特蘭娜以及其他叛逃國外的蘇聯人的說法,娜傑日達是被史達林謀殺的,或者是史達林親手殺死的,並將現場偽造成了自殺。

史達林對待長子雅可夫和次子瓦西里的態度截然不同。史達林對待雅可夫的態度非常冷淡,對待瓦西里卻較好。

16歲時,斯韋特蘭娜愛上了40多歲的導演阿列克謝·卡普勒。這段愛情受到史達林的強烈反對,加上卡普勒擁有猶太人血統,這使史達林更為憤怒。根據赫魯雪夫回憶錄的說法,史達林對斯韋特蘭娜的態度變得非常惡劣,經常毆打她。卡普勒則被誣告為英國間諜,流放到北極圈的城市沃爾庫塔

結婚

17歲時,斯韋特蘭娜與莫斯科大學的學生格里戈里·莫洛佐夫戀愛並結婚。由於莫洛佐夫擁有猶太人血統,史達林拒絕承認他們的婚姻。1945年,斯韋特蘭娜生下了兒子約瑟夫·阿利盧耶夫英語Joseph Alliluyev。1947年,雙方被迫離婚。

1949年,在史達林的介紹下,斯韋特蘭娜被嫁給了史達林親信安德烈·日丹諾夫的兒子尤里。1950年,女兒葉卡捷琳娜出生,並在當年因為夫婦信不同教而離婚。

史達林死後

史達林於1953年3月5日逝世後,斯韋特蘭娜放棄了「史達林娜」的姓氏,改用母親結婚前的姓氏「阿利盧耶娃」,並且當上了教師。她負責教授美國歷史和英語的課程,同時接受了高幹子弟的特殊待遇。

1963年因扁桃體發炎入院治療,在此期間遇上了來到莫斯科的治病的印度共產黨布拉傑什·辛格,兩人墜入愛河,並且在黑海畔的索契一起度假了一段時間。1966年辛格逝世,斯韋特蘭娜獲准前往印度,將辛格的骨灰撒入恆河

流亡美國

1967年3月6日,斯韋特蘭娜進入美國駐印度大使館,向美國大使切斯特·鮑爾斯英語Chester B. Bowles遞交了政治避難申請書。不久以後搭乘義大利航空的航班前往羅馬,輾轉到達瑞士日內瓦。後在瑞士辦理了去美國的簽證。

1967年4月,斯韋特蘭娜到達紐約,後搬到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居住。她以拉娜·彼得斯(Lana Peters)為筆名,撰寫回憶錄並向紐約的雜誌社投稿,公開反對蘇聯政府,並對史達林政權持完全否定的評價態度。被她留在蘇聯的子女則公開宣布與她斷絕一切關係。

1982年,斯韋特蘭娜與女兒一同移民到英國劍橋。1984年,她回到蘇聯,並與女兒一起獲得了市民權,居住在喬治亞提比里斯。1986年再次出國,來到英國的布里斯托

2011年11月22日,斯韋特蘭娜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里奇蘭中心逝世,享壽85歲。

備注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