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西南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西南部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科克蘇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面積超過306平方千米[網 1]。
地理
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西南部[書 1]。地理上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阿爾泰山南部,準噶爾盆地北部邊緣的一處南東-北西走向的狹長荒漠平原之中。保護區東西長近24千米,南北寬超過20千米,保護區總面積306.67平方千米。保護區平均海拔490米,是阿勒泰地區最低凹的地區。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年均氣溫4攝氏度,極高氣溫39.5攝氏度,極低氣溫-46.7攝氏度。因為阿爾泰山的阻攔,來自大西洋的水汽難以抵達,又因為準噶爾盆地氣候較為乾旱,使得保護區內的年均降水量不足113毫米,年均蒸發量則達2000毫米[書 2][書 3][書 4]。
在額爾齊斯河與克蘭河的共同作用下,逐漸形成了科克蘇濕地。額爾齊斯河從濕地南側由東向西橫穿而過,額爾齊斯河的支流克蘭河則分叉散失於科克蘇濕地的北部,失去主河道的河水開始漫流,形成沼澤,在靠近額爾齊斯河的地方又開始匯流,最終匯入額爾齊斯河。每年春季,雪水融化會導致額爾齊斯河暴漲,形成洪水的雪融水在克蘭河的匯入處開始倒灌入科克蘇濕地,致使濕地水域面積會迅速增大。科克蘇濕地是阿勒泰草原面積最大的濕地。兩條河使得科克蘇濕地內存在有多處沼澤、灘地和鹽鹼灘等不同濕地類型。而濕地保護區內的地形變化使得土壤水分形成梯度,棕鈣土、草甸土、風沙土和沼澤土呈斑塊狀交替分布在於濕地內,也使得保護區內有荒漠、草原、草甸、沼澤、森林等多種景觀以及複雜的植被類型[書 3][書 1][刊 1]。多樣的生態環境也成為多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書 3]。
Remove ads
動植物
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有65科259屬551種維管植物,其中3科3屬8種蕨類植物,1科1屬5種裸子植物,61科255屬538種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中又包括47科196屬424種雙子葉植物和14科59屬114種(包括變種和亞種)的單子葉植物。保護區內植物優勢科包括菊科、禾本科、藜科、莎草科、蓼科、毛茛科、十字花科、豆科、唇形科和楊柳科。單種屬是構成科克蘇濕地植物區系屬的主體,有鹽角草屬在內的141屬區域單種屬,保護區內僅蒿屬擁有16種且數量並不多。以生活型區分保護區內的維管植物,地下芽植物具有優勢度,其次為一年生植物,其他類型占比較少。以植物區系區分的話,保護區內以北溫帶分布為主,舊世界溫帶、地中海區、西亞至中亞分布占比同樣較高[刊 2]。有一些野生植物是僅分布於科克蘇濕地中的特有種,如布爾津柳、阿勒泰菱角、阿爾泰山楂等[書 5][書 3]。
因為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種類豐富,為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保護區內存在有14目36科183種鳥類,6目13科36種(亞種)哺乳動物,5目8科22種魚類,1目3科12種爬行動物和1目1科1種兩棲動物。保護區內存在有如紅點錦蛇、白鷺為代表的溫帶沼澤動物群,雲雀、蒙古兔為代表的溫帶荒漠草原動物群以及戴勝、紫貂為代表的溫帶森林動物群。鳥類占保護區內脊椎動物的優勢,由隼形目、鴴形目、雁形目等構成。以居留型而言,一半以上的鳥為夏候鳥,近四分之一為留鳥,剩下由旅鳥和冬候鳥構成。保護區鳥類生物區系是典型的古北界動物區系,科、屬較多,種類較少。保護區內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級保護動物的動物有9種,分別是紫貂、黑鸛、大鴇、小鴇、波斑鴇、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和胡兀鷲,II級保護動物有雪兔、猞猁、鵝喉羚、白鵜鶘、大天鵝、白頭鷂、獵隼、灰背隼、紅隼等39種,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有126種,包括綠蟾蜍、大耳蝟、大山雀等[書 3]。
新疆阿勒泰科克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被統計到的昆蟲包括8目66科238種,包括鱗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中小型科是保護區昆蟲區系種類的主體。另外,保護區內經過統計的大型真菌有14種31科,既有牛肝菌等食用菌,也有墨汁鬼傘等藥等用菌[書 3]。
Remove ads
保護
人類活動以及氣候變化影響著科克蘇濕地的生態環境。水利工程的興建、開荒造田、超載放牧、對野生動植物的亂捕濫挖等人類活動加上乾旱使濕地開始出現荒漠化[網 2]。同時讓生活在科克蘇濕地的部分動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其中包括生長在濕地中的鹽樺、額河蓼、雪白睡蓮和阿勒泰菱角等植物。鳥類和魚類的數量也在持續下降[新 1]。200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建立阿勒泰科克蘇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部門管理[新 2]。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阿勒泰科克蘇濕地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網 3]。科克蘇濕地生態保護與恢復項目工程於2007年正式啟動,該工程通過修建攔河閘,採用春季引洪補水和跨流域補水的方式對科克蘇濕地進行補充灌溉[新 3][新 4]。到2010年時,科克蘇濕地產草量有所增長[新 5]。2006年生態移民項目也開始實施,濕地生活牧民開始分批遷出濕地保護區核心區[網 2]。2021年9月,260餘戶生活在保護區核心區的農牧民遷至新建成的安置房中[網 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