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莊潮江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莊潮江寺,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興漢里新莊廟街、大漢溪畔的土地祠兼觀音寺,原先是碼頭工人休息的草屋、防禦對岸板橋漳州人的瞭望台。
歷史沿革
清朝末葉,新莊與對岸板橋的漳州人發生泉漳械鬥,新莊人就在新莊廟街米市巷巷尾與新莊港一間原稱為「草厝仔間」工寮草屋上方搭建二樓高的瞭望台,作為預警之用[1]。

臺灣日治時代,以磚瓦改建為二樓高廟宇,據傳當時有一石頭浮出水面,狀似觀音菩薩,當地民眾故在福德祠樓上加蓋名為「潮江寺」的觀音寺以供奉祭拜[2]。另一說是,有人從大漢溪中找到一塊狀似觀音的石頭,帶回祭拜,相傳很靈驗,地方遂共同在河邊蓋廟奉祀[3]。
居民認為建築物門口原本面臨大漢溪,是保佑到北邊的板橋江仔翠,沒保佑新莊,故建寺時將門轉向面朝米市街,而形成現今的方位[2][4]。又因位於大漢溪畔,故名「潮江寺」[2]。當地居民說自從轉向後,原先常來拜的板橋人不再來祭拜[4]。
改建後的建築立面融合閩南、新巴洛克與舊日式風格特色,不同於傳統廟宇[2]。有「金」形馬背、福州門、拖拉窗等構造[1][3]。上下樓層之間以單人行走的木造階梯相連[2]。二樓其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桿[2]。
今址為新莊區碧江街47號[4]。
Remove ads
文資保護
時任新莊市長的黃林玲玲為了保護文化遺產,任內將此街一帶變更地目[7]。在2003年《聯合報》報導時,因建物失修,需要超過新台幣五百萬元的經費,廟方望有善男信女出資,將此二合一的廟改成傳統的燕尾建築廟宇[1]。
興直堡文史工作室的曾素月在該年5月6日表示,此建築不但在新莊,在臺灣都很罕見,可說相當珍貴,若把廟改太過華麗且繁複,和一般土地公廟有何差別?她說,從該幢建築風格來看依稀可見是日治時期大正厝的樣式,林衡道到新莊老街來導覽時,此廟是必到一站,可見其在文史上價值。她並呼籲最好能夠保留立面、山牆以及廟內一些特殊的窗台結構等。[3]

2013年8月13日,新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以「新莊潮江寺」之名公告此廟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的歷史建築,理由是原址曾是早期大漢溪與新莊河港聚落的臨河防守高台,具地方發展歷史意義[8]。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